大清国北洋水师军歌!此曲曾一度失传,2012年,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访问英国时,从英军方资料库中寻找到了带有五线谱,乐谱的北洋水师海军军歌,并将带回中国。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雪野整理修复,总政合唱团重新演唱了此曲。

  歌词为:“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

  北洋新军士兵的征兵标准很高,不但要求身体健壮,身高也在160公分以上,而且要求士兵基本识字。这个征兵标准比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德国和法国的陆军征兵标准还高,而且待遇优厚,装备也比较先进。

  1885年,在山东威海卫战舰上合影的清军水兵。

  晚清“海琛”号巡洋舰全体官兵合影。

  该张照片拍摄于“海圻号”巡洋舰上,该舰队曾经出访过美国。该舰队的海军士兵是清末时期第一批剪去辫子的部队,剪去辫子最开始便是从清军部队中开始的,并且是受到过慈禧太后许可的。

  仪仗队军乐队组合队列

  清军仿照西方建立的军乐队

  外国教官和北洋新军军官

  九江的新军正在训练

  北洋新军军官

  1909年,月台列队的清军士兵,武器军服都是最先进的,可人人还拖着一条辫子照片

  清末的陆军训练营正在进行伤兵治疗训练,医疗兵这个兵种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但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本身就不发达,从而能够学习得也只是简单的伤口包扎处理。

  照片中新军正在进行沙盘推演。

  清军后勤部队,拍摄于1907年秋,这两名清军正身着春秋常服,看守驮马和粮食。

  清末清军部队,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清军军容极好,并且配备的军装和武器也完全呈现出了现代化的面貌。

  剪掉辫子的清军军乐队更加干练

  赶往太湖秋操的清军部队,行军非常有秩序,旁边是围观的百姓。

  清军开往汉口前线的专列

  拍摄于1911年,清军攻打汉口,大炮齐放。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0年,清军士兵在阵地架起了马克沁机枪,马克沁机枪被称之为扭转了一战战局的武器。

  拍摄于1911年,清军水军士兵部队接受检阅,军容还是比较整齐的。

  1911年10月,攻打汉口的清军通过浮桥。

  满族文化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