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从小说中,还是从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见古人在进行攻城的时候,往往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城门。毕竟古代的城墙都是进行特制的,往往十分坚固,还很高,一般攻城的时候都需要拿云梯进行攻城。
但是,明明知道这城门是最薄弱的地方,为何没有人将城门堵死呢?或许有人要说了,古代的城市四周都有城墙全部围在一起,只剩下城门与外界交流,好一点的军事战略城市就和一个个铁桶一样。
但是即便是再重要的城市,也绝对需要与外界的交流,不可能封闭在一个城市中不出来,因此城门是必须的。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在战时将城门封起来,为什么也从来没有听说这样做呢?
首先,战争的来到不一定能够预料,尤其是古代的攻城突袭。即便是城中的守军提前预料到了,要想将城门围困地和铁桶一样,也绝对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得保证这城中的粮草军火要完全充足。
但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古代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了,往往在攻城的时候,攻城一方都不会对城中守军进行太顽强的斗争,因为他们担心城中的守军会拼死抵抗。
一般来说,在攻城的时候,攻城一方顶多是进行百分之八十的打压,绝对不会尽全力,因为这样一来,城中守军很容易被瓦解。相反地,一旦攻城的人往死里打,那么相适应地,城中的守军也会拼死抵抗,到最后也只会两败俱伤。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堵死城门也是没有必要,这叫做“凡事留一线”,毕竟逼得太死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狗急跳墙”的例子也有。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例外的,有的守军就是一遇见强大的军队,就会立马投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