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英国开始研发官方型号Flame-Thrower, Portable ,No.2 Mk I型火焰喷射器,可以看出它受到了德国Flammewerfer 40型单兵火焰喷射器的影响,不过其实这类装备的设计都受客观的物理规律限制,比如装运高压气体容器的最佳形状就是球体,并且要在可操作条件下尽可能多的携带燃油。设计要求决定了装备的外观,其中间为一球形周围为圆环,于是有了“救生圈”的昵称。

1942年中实验模型完成,军方随即下了订单,尽管此时还没有进行全面的军用共和实战评估。于是问题来了。投入实战不久“救生圈”就暴露出多个缺陷,有些是因为它的油罐本身就结构复杂,而工厂在生产上过于匆忙造成的。它的点火系统也一如既往的不太可靠,油路阀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这第一种型号很快就停产了,已生产的主要用于训练。直到1944年新型的Flame-Thrower, Portable ,No.2 Mk II服役,并且一直使用到战后多年,从外观上说它与上代“救生圈”没什么区别。

Mk II于1944年6月服役,主要用于诺曼底登陆战役和之后的欧陆之战,也用于远东战区。不过英军对单兵火焰喷射器的热情一直不高,需求不大。Mk II于1944年7月就停产了,共生产了7500具,而且Mk II在实战中表现也不可靠,因为它的小型电池点火系统,在潮湿环境下或使用不长时间后就容易失效,原有的生产品质控制问题依然存在,部队也对它的重量颇有微词。官方的解决方法是生产更小的仅重21.8公斤的Ack-Pack火焰喷射器,用于欧洲战场和远东战区,不过其研发也并不急迫,战后并没投产。总的来说“救生圈”是个运气不佳的项目。

参数:

型号:“救生圈”

重量:29公斤

油罐容量:18.2升

射程:27.4到36.5米

持续喷射时间:10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