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马克沁当时发明的这个机枪,成本费也就五毛钱罢了,但是谁都是没有想到,这个发明收割走了将近一个亿的人,若是马克沁能够预料到后来的事情,那么恐怕他宁愿为生活所迫,也不会发明这个了吧。在上个世纪,整个世界出现了很多的新鲜玩意儿,这里面有爱迪生的电灯泡,也有贝尔的电话,也有坦克飞机大炮原子弹,这里面有好的有坏的,有的造福人民,有的却是为祸世界,这里面有一个很出名的发明,那就是马克沁机枪,但是机关枪的发明者大家估计都是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沁。

在上个世纪,整个世界出现了很多的新鲜玩意儿,这里面有爱迪生的电灯泡,也有贝尔的电话,也有坦克飞机大炮原子弹,这里面有好的有坏的,有的造福人民,有的却是为祸世界,这里面有一个很出名的发明,那就是马克沁机枪,但是机关枪的发明者大家估计都是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沁。
马克沁,他是出生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贫寒家庭,从小经历坎坷,做过马车作坊学徒、面粉厂工人和食品工人,跟高等教育压根不沾边,他的前半生基本没有涉足过武器和战争,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发明一些小玩意儿。直到41岁时,他总共换了十几份工作,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份工作使他致富。
说这个马克沁机关枪,那还是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当时,机关枪的普遍运用极大地改变了地面战场的作战形态。
对于身处一战战场上的步兵来说,每次冲锋都是与死亡的擦肩而过——因为,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一挺挺机枪喷射出的一道道火焰构成的枪林弹雨,以至于当时有人将机枪比喻为“死神手中的镰刀”。
当时,枪械都是非自动的,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被击毙了,而且士兵在射击时,肩膀经常被火药的后坐力撞得青一块紫一块。
马克沁的发明优势所在就是:他把火药发射产生的能量成功地转换成了供给自动连续射击的、源源不绝的动力,发明了第一支自动步枪,这是枪械史上里程碑式的发明。
在1905年的时候,沙俄与日本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殖民利益而爆发的日俄战争,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枪战。
在旅顺会战中,俄军依托多年苦心经营的坚固防线和大量配备的、经过俄军改良后的马克沁机枪,给予日本陆军名将乃木希典指挥的日本第三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无论日军发动多少次“万岁冲锋”,都无一例外地被俄军的机枪火力粉碎,连总指挥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都殒命战场。日军第一师团甚至因为伤亡惨重,险些战场哗变。最终,日本人不得不从国内调来多门巨炮,并改变全面突击的战术,重点攻击旅顺城西的203高地,这才夺下旅顺要塞,但为此付出了50万人的伤亡代价。
马克沁机枪被大量运用的同时,战争形态也被永远改变了,有人说过,“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拿破仑时代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
可是,马克沁的初衷是出于对武器的热爱,也是生活所迫,但是他也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这发明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一战到二战,中间出现了坦克,飞机,甚至于原子弹这些核武器,进一步加大了战场的转变,也将战争转变成了更加残酷的收割机。这些东西都是比马克沁机关枪先进,但是带来的伤害而是无法预估的。
说到马克沁当时发明的这个机枪,成本费也就五毛钱罢了,但是谁都是没有想到,这个发明收割走了将近一个亿的人,若是马克沁能够预料到后来的事情,那么恐怕他宁愿为生活所迫,也不会发明这个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