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季晟禎

看病還是難、買菜還是難、出行還是難……年終歲末之際,不少上海市民向新民晚報反映自家住宅小區的公建配套設施依舊遲遲沒有到位,“又一年快過去了,阿拉的日子爲啥過得還是這麼勿便當?!”近日,記者走訪多個小區,探尋讓市民操心、煩心、揪心多年的根子到底在哪?

5年了,保利葉之林開發商承諾的菜場爲何不見開張?記者調查發現

衛生中心遲遲不啓用

家住美羅家園鼎苑的張先生向新民晚報反映,入住小區近一年,但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遲遲沒有運營,“房子早就造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門?”張先生說,自己所在的美羅家園大型居住社區於2014年迎來首批住戶,至今入住了5萬多人。然而,居民們搬進來4年,不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缺位”,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也沒有運營。

據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網站公開資料顯示,關於美羅家園大型居住社區,規劃方案明確:“含佔地3000平米養老院,佔地4000平米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佔地3000平米社區醫療保健中心,及社區事務中心。”這些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與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那麼爲何造好了沒有啓用呢?

5年了,保利葉之林開發商承諾的菜場爲何不見開張?記者調查發現

小區的公建配套設施依舊遲遲沒有到位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美平路上的美羅家園社區中心旁,有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這個衛生站是周邊居民目前的主要醫療點。一位居民介紹,衛生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級別、規模上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因此他有時看病、配藥還得去羅店醫院,車程在半小時左右。而問及是否知道轄區內造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位居民表示並不知情。

在美羅家園社區中心,記者觀察到,這裏設有社區事務受理臨時服務點。張先生說,正式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均設在楊南路上,“牌子也掛好了,就是不見啓用。”

記者聯繫到美羅家園社區中心,該中心一位負責人回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建造完成,位於楊南路羅南路路口,現處於消防驗收階段。待驗收通過,移交羅店鎮管理,正式運營。“估計明年就可以了。”這位負責人稱,另外三個中心,養老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也都建造完成未啓用,不出意外將和衛生中心同期啓用。

據瞭解,今年年底,美羅家園大型居住社區還將有2個新小區的居民入住,公建配套設施的到位變得更加緊迫。

截至發稿前,張先生收到有關部門回覆,美羅家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啓用時間爲“明年8月份”。“希望這一次不要再‘慢三拍’了。”

5年了,保利葉之林開發商承諾的菜場爲何不見開張?記者調查發現

入住5年沒有菜場

“華池路菜場今年年底就要拆了,以後我們買菜怎麼辦?”管弄路311弄小區居民王老伯說,華池路菜場規模大,蔬菜品種多,離居民區近,附近居民都喜歡到這裏買菜。11月底,菜場門口貼出了告示,上面稱菜場將於12月底關閉拆除,並未提及後續是否會新建菜場。這不由讓居民們慌了神,尤其是老人。“我們小區有3000多戶居民,老人比重很大,周邊除了這個菜場外,幾乎就沒地方能買菜了。”

對此,石泉路街道社區黨羣辦回應,原本華池路附近有一個菜場,但屬於違規市場,於去年拆除。之後,考慮到居民買菜需求,在舊菜場原址旁建了一個臨時性的華池路菜場。如今,該場地面臨升級改造,規劃新建商務樓。“商務樓地下一層已計劃建大型生鮮市場,未來將爲居民買菜提供便利。”石泉路街道表示,目前,在相關各方配合下,街道已和各蔬菜公司對接聯繫,陸續在周邊居民區推出平價蔬菜進社區服務。

5年了,保利葉之林開發商承諾的菜場爲何不見開張?記者調查發現

塘祁路577弄保利葉之林小區入住有上千戶居民。“買菜真讓人傷腦筋!”居民楊先生表示,當初小區建設時,開發商承諾周邊會配套建菜場,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一晃5年過去了,開發商的承諾成了一張“空頭支票”。如今,居民要去祁華路上的超市買菜,很是不便。

楊先生說,祁華路上的超市以賣日用品爲主,這些年蔬菜品種愈發變少。不少居民只得開車到較遠的菜場買回一週的菜,喫上新鮮菜簡直是奢望。居民們也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得到的回覆一直是:小區西側空地有規劃菜場,目前已列入土地出讓計劃。等完成土地出讓後,將盡快開工服務周邊居民。“年年盼,年年等,不知何時能等來家門口的菜場?”

銜接不暢居民苦等

記者查詢12345市民服務熱線相關工單發現,住宅小區配套設施缺失、建設滯後問題,大部分集中爲道路未打通、沒有菜場、教育設施缺少、“最後一公里”交通未覆蓋等。其中,尤以郊區的大型居住社區反映較多。

大型居住區在規劃方案中各種配套設施應有盡有,但現實往往是,上萬居民入住了,菜場、醫院、銀行、郵局等社區配套還沒進駐,建設滯後,使得居民“伸長了脖子等。”相關建設部門工作人員向記者分析,大型居住社區的配套建設滯後,其中既有保障資金不足的問題,也存在市、區兩級職能部門溝通銜接不暢,導致完工時間一誤再誤。

另外,記者梳理12345市民熱線工單發現,新建商品房小區的配套缺失主要原因在於開發商“出爾反爾”。此前,12345市民熱線督辦過一件十分典型的案例,一新建樓盤在市民購房之初,承諾建設配套幼兒園,但幾年過去,這塊教學用地一直未動工,荒蕪着。這個案例還反映出有關部門監管不嚴,沒有及時、主動督促開發商建設教育配套。

5年了,保利葉之林開發商承諾的菜場爲何不見開張?記者調查發現

新建商品房小區的配套缺失主要原因在於開發商“出爾反爾”夏韻 攝

住宅小區配套關乎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至歲末,居民們迫切希望有關部門的承諾能“說到做到”,在規劃的時間節點建造和啓用,別讓居民們空等“一年又一年”。

你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留言告訴我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