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问周瑜是怎么死的,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是:气死的。
很多人对于周瑜的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形象,概括起来就是“两小无良”,即心眼小,气量小,没有良心。
可历史上的周瑜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历史上的周瑜更接近苏轼的那首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也就是说,很多人心里的诸葛亮的形象和周瑜原型其实很像。接下来,小编就来对比一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还大都督一个清白。
1. 诸葛亮三气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气量宽宏,为人豁达,从不妒才,三气之说根本是无稽之谈。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一直在做后勤工作,工作地点则是零陵一带,根本没有和周瑜见面的机会,又怎么会和周瑜有较量呢?
2. 草船借箭:
其实孙权才是真正‘草船借箭’的人,并且孙权也不是为了草船借箭,只是当时孙权巡视遇袭,眼见着船要因一侧受箭倾倒,就命人调转船头,换一侧再受箭,保持住船的平衡,平安回到营寨。所以三国演义写周瑜因嫉妒诸葛亮而为难他,实际上是捏造出来的。
3. 智激周瑜:
当时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孙权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坚定了抗曹的决心,继而有了赤壁之战。
4.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功劳最大的是周瑜,和诸葛亮其实没什么关系,诸葛亮当时的身份是外交家,完成的任务是孙刘结盟。
5. 周瑜被气死:
周瑜并不是一个气量小的人,被气死之说也只是罗贯中的捏造,实际上,周瑜死于疾病,赤壁战后,周瑜打算夺取益州,返回江陵时途径巴丘,在巴丘突然染病,不幸去世。
像周瑜这般少年英才,也能被歪曲成气量狭小,可想而知,有一个会写书的黑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