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惠州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關鍵一環,已經被灣區兩大核心城市:深圳、香港盯上了。惠州身處深圳東進戰略的橋頭堡位置,用“海綿行動”全面對接深圳東進,正式開啓深惠“同城時代”。

2019年2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在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大宴會廳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廣東將舉全省之力推進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一)

1、那麼,大灣區時代背景下,節點城市該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大灣區的發展?

大灣區時代“同城”的重要性大灣區時代,“同城”是節點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粵港澳綱要》強調中心城市與節點城市要協調發展,互動合作。近期發佈的《綱要》顯示,國家致力於建設世界級城市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2、依託兩大中心城市,惠州“同城時代”早在近10年前就開始努力打造,優勢凸顯。惠州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關鍵一環,已經被灣區兩大核心城市:深圳、香港盯上了!港深惠“同城”時代即將來臨。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3、深惠同城時代已來近港臨深,與生俱來的同城基因。惠州在地緣優勢上,與深圳相鄰,與香港距離較近,且海域與香港相通。在打造“港深惠同城”上,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軌道、高鐵、高速、公路及海上航線,都具有很好的同城基礎。

4、約1.4萬億深圳東進戰略,開啓“深惠同城”時代。2016年5月深圳市正式實施東進戰略,斥資1.4萬億打造東部城市發展中心。惠州身處深圳東進戰略的橋頭堡位置,用“海綿行動”全面對接深圳東進,正式開啓深惠“同城時代”。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二)

1、高鐵捷運化,每天14趟通往深圳市中心,像坐公交一樣方便,同城時代正式到來。廈深高鐵高鐵2017年1月正式實施“捷運化”,惠州南站通往深圳北站、福田列車每天多達14趟!深惠之間如在同一座城市一樣便利。“來了就是深圳人”已經成爲深圳人在惠灣的自信口號。隨着深惠同城時代的到來,惠灣地區已快速發展。基礎配套建設層面:房產、商業、醫療、教育、娛樂、文化、旅遊等綜合配套漸趨成熟。深圳人口大舉遷入惠灣臨深地區。惠州、深圳界限日漸模糊,同城時代已經到來。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2、港惠同城,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事實上港惠早已“同城”多年。目前在惠州居住工作生活的香港同胞及家屬約5萬人。香港與惠州人“喫同一塊田的蔬菜”“喝同一條江的水”,香港作爲的惠州“菜籃子”“水池子”是最重要的出口地。同時,早在2017年,惠州對香港的出口額就達到約663億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29.7%。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三)

1、通港過關“一地兩檢”,雙城變同城。2019年6月“一地兩檢”通過,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有效加強兩地溝通,港惠“同城”帷幕初啓。灣區大講壇: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2、高鐵直達香港西九龍,惠州、香港“1小時生活圈”正式形成。2018年9月開通的廣深港高鐵由惠州南站直達香港西九龍站,最快1小時8分,每天多達5趟。惠州成爲香港“後花園”的雛形初現。灣區大講壇: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3、港惠加大合作力度,致力於產業互融。惠州發揮自身優勢,藉助豐富的土地資源、產業基礎,有效承接創新資源外溢,吸引高端人才和研發項目入駐。交通便利、產業轉移,政府支持及12年義務教育資源加持,由此可見,惠州即將迎來一波港人置業高峯。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4、{綱要}強調:嘗試開通“港-深-惠-汕”海上航線,惠州有望成爲香港真正“後花園”。同時進一步推動形成連通港澳的濱海旅遊發展軸線,建設一批濱海特色風情小鎮。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海上航線的完善,推動加快“同城”節奏。屆時若航線開通,香港通過航線可直接到惠州,爲香港大量的人口、產業等大規模轉移開闢新通道,惠州通過航線成爲收益腹心之地,香港“後花園”將正式成形。

深惠同城,生活向東惠州一直在努力融入大灣區的發展。同城時代,惠州作爲“綠色現代化山水城市”,全力承接“生活向東”。惠州宜居宜業宜遊,身處價值窪地,未來前景無限,大有可爲。

粵港澳大灣區:厲害了,惠州、地緣+交通,實現深惠同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