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纔會有最後揭底牌之前,那番寓意深沉的燭光晚餐,康熙皇帝送了佟國維一副眼鏡,提醒佟國維看清形勢,又暗示佟國維,你的心思我明白,感謝你對我工作的支持,接下來我要動手了,收拾八阿哥,連你也得一起端掉,但你也得理解我的苦心,反正你也老了該退休了,從後輩中挑一個人出來做大官,就算我對你的補償吧。佟國維聯絡羣臣,舉薦八阿哥胤祀做新太子一事,更像是一個提前部好的局,與康熙皇帝一唱一和,一起坑八阿哥胤祀。

一、
佟國維是《雍正王朝》中,僅次於康熙皇帝的權謀高手。其政治手段,絕對不在康熙早年的權臣索額圖,明珠等人之下。
他身在局中,卻不自迷,在大部分時候,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即使在自己權力的巔峯時期,也能未雨綢繆,安排隆科多這樣的閒子,去燒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冷竈。
記得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圖裏琛進京,安排康熙聖駕回京的時候,佟國維曾經語重心長地警告隆科多:不要隨意摻和九王奪嫡之爭,因爲裏面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就得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後來康熙皇帝病危,八阿哥和四阿哥先後派人拉攏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時候,還是佟國維一語中的,指點隆科多:誰拉攏你你也不能聽,等皇上(康熙皇帝)找你的時候,你聽皇上的,才能萬無一失。
事後看來,佟國維的確深謀遠慮,對朝局的分析極爲準確。
可是爲什麼這樣聰明絕頂的佟國維,會在舉薦太子一事中,驟然翻船呢?
二、
有人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佟國維聰明絕頂不假,但再聰明的人,也難免馬失前蹄,站錯隊伍,真的是這樣麼?
顯然不是。
佟國維聯絡羣臣,舉薦八阿哥胤祀做新太子一事,更像是一個提前部好的局,與康熙皇帝一唱一和,一起坑八阿哥胤祀。
那麼,這個雙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其實舉薦一事一開始,佟國維並不是看好八阿哥,而是在太子被廢的時候,會錯了康熙皇帝的意,以爲八阿哥胤祀是康熙皇帝心目中新太子的合適人選。
換句話說,佟國維一直都是忠於康熙皇帝的臣子,從來沒有上八阿哥的賊船,他之所以一力支持八阿哥當太子,是爲康熙皇帝張目。
爲了讓康熙皇帝省心,佟國維甚至不惜背上結黨的罪名,聯絡羣臣,原因也很簡單,佟國維以爲康熙皇帝懂自己-----即使我結黨,那也是和皇帝結黨,當然沒有錯。
康熙皇帝眼看着這個老臣領會不了自己的意思,趕緊放出了十三阿哥,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我並非看好八阿哥胤祀哦。
這個信號,一半是放給那些搖擺不定的京官,一半就是放給佟國維的。
三、
佟國維何等精明,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於是接下來,二人的雙簧戲便順利成章了。
康熙一生,最討厭的一件事便是結黨,任何臣子或皇子,一旦沾上這個罪名,就萬劫不復了。佟國維在看透康熙皇帝對八阿哥的警惕之後,並沒有像一般政治菜鳥那樣,收手不幹,而是在八阿哥的熱炕之上,又澆了一桶滾油。
於是,推薦八阿哥的表章堆滿了上書房,大清朝百分之九十的官員都舉薦了八阿哥胤祀。可憐胤祀自詡精明,卻當局者迷,沒有意識到此種情形的危險,不僅徹底讓自己與太子之位無緣,還讓自己完全站在了他皇阿瑪的對立面。
那一刻,八阿哥的競爭對手不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父親。
康熙:反了你丫了,這大清朝是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八阿哥身邊如有鄔先生那樣的軍師,一定會在最後的靴子落地之前,奉勸八阿哥趕緊抽身,主動退出被舉薦的行列,保存實力。佟國維如果真爲八阿哥着想,一定會提醒八阿哥不要得意忘形,在皇帝問罪之前想好對策。
然而佟國維不僅沒有提醒,還暗示九阿哥形勢很好,這就絕對是別有用心了。
四、
君臣多年,翁婿多年,康熙皇帝和佟國維之間,可謂相知相得。
二人之間根本不需要多解釋,經常能夠心有靈犀不點通。
對於佟國維態度的細微轉變,其他人看不出來,皇帝卻心知肚明。
所以纔會有最後揭底牌之前,那番寓意深沉的燭光晚餐,康熙皇帝送了佟國維一副眼鏡,提醒佟國維看清形勢,又暗示佟國維,你的心思我明白,感謝你對我工作的支持,接下來我要動手了,收拾八阿哥,連你也得一起端掉,但你也得理解我的苦心,反正你也老了該退休了,從後輩中挑一個人出來做大官,就算我對你的補償吧。
宦海沉浮幾十年的佟國維明白,這是康熙皇帝不拿自己當外人,故意施恩給佟家。
皇恩不可辜負,但恩賜給隆科多的九門提督,位置卻並不穩當。
因爲在康熙皇帝的心目中,隆科多曾經是個逃兵,做事並不可靠,讓他上位完全是看在佟國維和佟國綱的面子上。
於是,佟國維又叫來隆科多,對隆科多進行上崗之前的政治培訓,告訴隆科多佟氏幾十年長盛不衰的奧祕。
隆科多也算是有政治悟性的人,馬上便舉一反三,隔天就大義滅親,告發親叔叔佟國維“有私心”,並引發八阿哥集團的全面潰敗,給康熙皇帝交上了投名狀,也讓自己九門提督的任命多了含金量。
走出上書房的那一刻,佟國維趔趔趄趄,不讓隆科多去扶着,在外人看來是埋怨隆科多卑鄙無恥,其實只不過是爲了不讓自己的表演露出破綻。
以上是作者一家之言,說的不一定對,歡迎各位看官批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