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條帖子,感觸很深。

“走着走着,人就到中年了。現在經常感到無邊的孤獨,可能是一個人久了,可又與身邊的人無話可說。”

很多人跟貼,覺得這段話一語道破了自己的處境,也是每個孤獨成年人的真實寫照。

年少輕狂時的熱鬧、初入職場時的凌亂,都在生活模式漸漸固定下來後,化成了一縷孤獨,瀰漫周邊,讓人身不由己。

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因爲婚姻這道分水嶺而漸行漸遠;

曾經促膝長談的父母,也因爲現實的無力感而少有閒聊;

半夜夢中驚醒,猛然發現99.9%的電話都是工作事項,那股苦澀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爲了邁出孤獨怪圈,你也曾嘗試着去結交一些朋友,現身聚會場合,卻發現那些交淺言寡的尷尬,過猶不及一個人的冷清。

吳曉波在《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中寫道:

每一個年齡段的人們都有着各自的孤獨。你無法返身拾回你的過去了。你必須沉浮在現在的時光之河中,撈取另一份生活的感悟和失落。

環顧四周,我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那個世界裏對抗妖魔鬼怪,訴說着生活的一地雞毛。

未婚者的孤獨大體在於隨時分享的人越來越少,而已婚者的孤獨是即便有人訴說,可解鎖問題的關鍵還在於自己。

工作、生活、上司、親友……你夾在生活的混響裏,卻唯獨發不出一點自己的聲音。任憑歡騰的吞噬,卻沒有片刻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就這樣,即便我們天然抵抗,可孤獨就這麼猝不及防地遁入生活。於是,你知道,孤獨註定是人生的一部分,即便有人奉陪,人生這場旅途總歸要一個人大膽地向前走。

雖然不想承認,可是隨着漸漸長大,面對現實的輾轉騰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時常被一股說不清的焦慮籠罩;

你開始懂得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針紮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知道痛感的難受;

你開始變得切合實際、疲於做夢,一次次在鄙視孤獨和覬覦熱鬧中徘徊猶豫。

很多時候,你想走出去,卻發現誰也走不進來。

想到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中的一個片段:

一對父母要賣掉現在居住的大房子,想換個小居所,以便留給唯一的兒子更多財產,讓他能足不出戶活到100歲。

原來,他們的兒子畢業後因爲不擅職場交際,辭職後就把自己關在小屋裏,20年未曾走出半步,只通過短信和父母聯繫,洗澡也要趁着父母熟睡才肯出來。

雖然父母也曾絞盡腦汁勸說,可他還是選擇窩在自己的世界裏,每天在網上更新博客就是他與外界僅存的交集。

好在,當他的作品集第一次被公開發表,當自我價值的表達得以釋放,他才勇敢地走出陰霾,面對自己、迴歸生活。

不可否認,對於有些人來說,孤獨是一個人的舒適區。

因爲曾受到生活的虧待,不想委身於複雜的阿諛奉承,所以選擇逃避,因爲在那個舒適區裏他纔是真正的自己。

《狂熱分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希望和夢想在街頭洶湧澎湃的時候,膽怯的人最好閂起門扉。

我覺得那些自我逃避的人,與其說是對生活冷漠,倒不如說是嫌棄自己。

沒能被生活禮遇,沒成爲自己想要的模樣,心底開始滋生出一種自我嫌棄,並任由它瘋狂肆意地流淌。

可是,僅有一次的生命,即便外界聲音再多嘈雜,我們都不該放棄自己。你唯一要做的是把自己一點點拉入生活的良性循環中,活成自己的能量發射器。

當然,因爲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謝絕庸俗的菜米油鹽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並享受孤獨。

《單身社會》一書中有這樣一組數據:美國50%的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日本也正走向“超單身社會”,目前約四分之一的日本男性50歲之前從未結過婚,約七分之一的女性也是如此,到2035年日本約有一半人單身。

而我國民政局的一項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5800萬人過着“一個人的生活”,其中20~39歲的未婚獨居青年達到2000萬。

猝不及防,全球“單身潮”正全面來襲。

一個人喫飯、一個人看電影,總好過兩個人費盡心思地“相看兩不厭”。

我覺得“單身主義”無可厚非,一個人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成全自己,才能穩贏兩個人的生活。

想到前蘇聯電影《辦公室的故事》中,事業滿格、情感空白的卡盧金娜,唯有把自己僞裝成刺蝟,把全部熱情投入工作中,她才能找到唯一的安全感。

工作中,她和離異後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職員諾瓦謝利採夫有了交集,被對方善良真誠的個性所吸引,兩個孤獨的靈魂慢慢靠近,最後走到一起。

雖然身披“大齡剩女”標籤,但卡盧金娜並沒有情感絕緣,而是大方地跳出心理桎梏,擁抱愛情。

記得主持人魯豫在《偶遇》書中寫過:

因爲一生中我們總會花最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沒有愛人就只有先愛自己。如果一個人,我會好好過,如果兩個人,我們好好過。

當有一天你累了,那就去爲自己尋找一個生活的平衡點,沒必要在意他人的眼光。我覺得那些在漫遍孤獨後,依然選擇遵從自己內心的人,活得才最是灑脫。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孤獨不是一個人寂寞,而是在無盡的喧譁中喪失了自我。

雖然孤獨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可是不被孤獨所同化,不管年齡幾許,始終保持一顆青春洋溢的內心,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纔是最傲嬌的生活姿態。

你覺得自己和這座城市有着天然的疏離感,沒關係,很多人都是如此;你感到時常陷入一種迷茫的孤立無援,可那纔是一個人真正成長的時刻。

每天都爲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焦頭爛額,也請別忘了在內心騰出一塊地方,只屬於自己的一塊淨土。

生而爲人,唯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不迎合、不將就,做自己生活熱情的發電廠,你正能量屬性滿級,你的世界才能熠熠生輝。

不如利用“獨處”時光,多做些喜歡的事,健身跑步、寫作繪畫、閱讀旅行……去見更多的人、看更廣闊的世界,也許你自然而然會遇見不一樣的人生。

雖然未來是不是還很孤獨,我們無法確定,但我們唯一可以成全自己的事,就是在變強、變美、變好的路上越走越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