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的人生四苦:捨不得,放不下,輸不起,看不透。

第一苦:捨不得

榮譽,對每個人來說是一種肯定,一種回報,但它也終將成爲過去,並不值得耿懷於心。依依不捨,便是一種虛榮心。

白居易在《寄太原李相公》曰:“世間大有虛榮貴,百歲無君一日歡。”

捨不得虛榮的人,始終無法客觀的認識自己,缺乏自知之明並高估自己的長處,從而也失去了真正的追求。

相反,一個能拋開虛榮的人,心中又有何苦可言?

第二苦:放不下

無論多麼美好的體驗,都會成爲過去。無論多麼深切的悲哀,也會落在昨天。

心中的苦楚,無非是來自放不下的,一些無謂的執着和頑固的偏執。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東坡居士的豪邁,是放下一切的大度,畢竟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

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得放下,生命纔會更加完美。

第三苦:輸不起

“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贏,不能輸”。這心態,便是輸不起的心態,會讓人沒有自信,做事縮手縮腳。

“輸不起”的心態,還讓人失去上進心,不敢冒險,不敢創新,不敢迎接新的挑戰,這纔是真正的痛苦,後悔莫及的痛苦。

唐太宗有一詩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只有敢於磨練自己,不畏跌落失敗的人,纔是真正的“勁草”、“誠臣”,

這是“輸得起”的胸襟,纔不枉人生的風雪闖蕩。

第四苦:看不透

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能準確地認識別人,是一種心智、智慧。

一個人若不瞭解交際中的那些人,就是缺少了人際交往中的心智、智慧,從而容易陷入猜測和疑慮之中。

因此,學會辨識人心,懂得放開不必要的利益與糾結,心中自然生靜。

人生四苦,也許每個人都有其中一二。

唯有捨得,放下,輸得起,看得透,日子纔會安然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