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鬥。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出自: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近義詞有: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反義詞有: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披荊斬棘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創業的艱苦。

披荊斬棘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披荊斬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語釋義: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鬥。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

近 義 詞: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反 義 詞: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創業的艱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辨析:披荊斬棘和“乘風破浪”有別:它們都有“克服前進道路上困難”的意思。不同在於:披荊斬棘有“清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和開闢荒地”的意思;“乘風破浪”有志向遠大奮勇前進和飛速地航行”的意思。

成語辨形:棘;不能寫成“刺”或“辣”。

成語正音:棘,不能讀作“cì”。

披荊斬棘的典故/故事:

馮異是東漢初期一位著名的軍事將領,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立下不少戰功,成爲東漢的開國功臣之一。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做了皇帝,他派馮異大將軍平定了關中。以後,劉秀封馮異爲陽夏侯,任徵西大將軍。公元三十年,馮異到京城洛陽,朝拜光武帝。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並向文武百官介紹說:“他是我當年起兵時的主將,爲我在創夜的道路上劈開了叢生的荊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平定了關中廣大地區,是個人冠軍有功之臣啊!”由於馮異,謙虛好學,所以深得人們敬仰。

披荊斬棘的例句:

1、正人先正己,用一平常的心態看待問題,才能進退有度,披荊斬棘。

2、只靠自身努力披荊斬棘,心性堅毅渡百死一生。

3、顧客可以體味披荊斬棘的快樂,也可以得到席地而坐的原始感受。

4、他當年披荊斬棘的功勞,澤及後代子孫,永垂不朽。

5、他白手起家,多年來在商場上披荊斬棘,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

6、所有這些都再一次提醒外國企業,發展在華業務可能要披荊斬棘穿過那片叢林。

7、通過多年的市場征戰,披荊斬棘,公司已逐步向規範化集團化的方向邁進。

8、爲了夢想,我們拼搏努力,但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只有做到“肯喫苦有毅力有信心”才能披荊斬棘,摘得夢想的桂冠。

9、兒童團的成員一路披荊斬棘,終於趕上了紅軍大部隊。

10、發憤圖強奮發圖強奮發蹈厲披荊斬棘聞雞起舞我武惟揚。

11、他踩踏着曲折小路走進林中,往前走了不久,路突然沒了,他有意上山看看,怎能如此返回,也不管前方有路沒路,披荊斬棘繼續向前。

12、我們披荊斬棘在矮樹叢中前進。

披荊斬棘的成語接龍:

披荊斬棘 > 棘沒銅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