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二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国装甲集群,苏联红军不但全力发展坦克装甲车辆,更是高度重视反坦克炮兵的建设。

  曾经有一名叛逃到西方的苏军军官维克托·苏沃洛夫写过一本叫做《苏军内幕》的小册子,其中这样评价苏联的反坦克炮兵和所使用的牵引式反坦克炮:

  牵引式反坦克炮较自行式反坦克炮在制造和使用上都要容易得多。在战时,减少坦克的产量也许是可以容忍的,其结果只是降低了进攻的强度而已,但若降低反坦克武器的产量则会是灾难性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必须生产足够数量的反坦克武器,否则敌人坦克的突破可能对整个军工生产计划、国民经济以至苏联本身产生致命的结果。

  图片:隐蔽埋伏的苏军反坦克炮,正面投影很小,很难被德军坦克发现。

  其实,牵引式火炮的正侧面投影都非常小,至少比自行火炮小一半。它在单独与坦克战斗中,特别是在最大射程处战斗时,投影面积小比装甲或机动性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反坦克炮用于两种情况。

  在防御上,用于敌人已经突破防线并迅速前进,而我们要不惜代价加以阻止的时候。在进攻上,用于己方部队已突破敌之防线迅速推进,而敌对我侧翼发动攻击,以图造成我突击部队与后方隔断的时候。

  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坦克炮必须将敌人坦克阻止在坚决不允许敌人通过的预定线上。牵引式反坦克炮由于其结构重量重而不能机动,故将被迫战斗到阵亡为止!!!!

  图片:开火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苏军反坦克炮兵的损失总的来说是非常大的。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上总在其炮身上写着“别了,祖国!”的标语。

  但由于反坦克部队将敌人阻止在预定线上,却可以挽救整个师,整个集团军,有时候是整个方面军——这就是在库尔斯克发生的事。

  图片:很多反坦克炮兵都牺牲在了不能够撤退的阵地上。

  如果反坦克炮是自行式的,它们的指挥员在敌人压力下,就会撤到较安全的阵地,这样他的反坦克分队可以得到挽救,但却会给师、集团军、方面军或者几个方面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反坦克炮兵部队的指挥员很少会在头脑中产生叛逆不忠的思想,他不会在紧要时刻想到后撤,因为其反坦克炮没有自行的手段。他们的装甲牵引车在战斗中隐蔽在阵地后方,在敌人致命的炮火下,想把炮拖离战斗是困难的。

  所以对炮手来说,当他们阻止敌人越过其固守的阵地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击退敌人的进攻,要么死亡!

  图片:残酷的库尔斯克会战,无数苏军反坦克炮兵战死在炮火弧线上。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