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工程师 陈洪亮:“主要考察的就是医用外科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在标准里面要求是要大于30%以上才算合格。二、在《“跨界”生产口罩 日产量达7万》中企业负责人提到,药监部门对他们进行了应急审批帮助他们的口罩生产线能够迅速投入生产,那么,对疫情防控所需医用口罩等产品,在审批上有哪些优先措施。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口罩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从几个月前的“一罩难求”

到现在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背后是很多生产企业

马不停蹄地加班加点。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

一家企业是如何从无到有,

每天生产出7万只合格口罩的。

“跨界”生产口罩 日产量达7万

在云南植物药业的口罩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谁能想到眼前这个高速运转的口罩生产车间,在几个月前还是一座空旷的厂房。疫情发生后,公司迅速响应疫情防控的需求,用七天时间改造出了一个口罩生产车间。相关部门特事特办,本来要半年的审批程序17天就完成了。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云仙:“因为是疫情应急审批,药监部门还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采取应急审批,就是边生产边审批,药监到我们企业来现场办公指导,经过也就是将近17天的时间,所有的动作都完了。”

要生产出合格的口罩,对于此前从未涉足这个行当的企业来说,并非易事。云南植物药业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李云仙表示,每项程序都像一座堡垒,需要攻克。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云仙:“我们在两三天的时间内,通过学习培训,就把这些软件方面就制定出来了。相应的一些文件、设备的一些相应的规程,也就制定出来了。”

一只口罩的生产需要经过压痕、超声波缝合、切片、密封包装等近10道工序。李云仙介绍,为了缓解口罩及防护服资源紧缺的状况,公司口罩和防护服生产员工进行24小时连轴作业,目前,这条生产线日产口罩7万只,防护服700套。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云仙:“包括我们的质量这边现场也是根据我们那个时间点,每个班次进行抽检,过程中的话还要进行消毒,像我们的员工一个班次,可能他两次要进行消毒的,因为我们是非无菌产品了,所以就要靠过程控制。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产品做下来各项指标都是达到要求的。”

在云南,像云南植物药业这样转产防疫物资的企业不在少数。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有20家企业通过应急审批获得医用口罩的注册许可,其中有2家还获得了医用防护服的注册许可。为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保障工作,满足市民防疫物资需求,云南省正加大马力保障供给,其中云南白药集团,在3月底实现了日产口罩30万只。

本期《金色热线·追踪》请到了

云南省药监局局长刘本军、

云南省药监局副局长胡雨,

一起来聊聊大家关心的口罩等

防疫用品生产和安全监管的话题。

本期嘉宾

云南省药监局局长 刘本军↑↑↑

云南省药监局副局长 胡雨↑↑↑

—— ——访谈问题—— ——

一、市面上的口罩琳琅满目,有民用口罩和医用口罩,请问什么样的口罩才是医用级的口罩?

二、在《“跨界”生产口罩 日产量达7万》中企业负责人提到,药监部门对他们进行了应急审批帮助他们的口罩生产线能够迅速投入生产,那么,对疫情防控所需医用口罩等产品,在审批上有哪些优先措施?

三、现在我省有几家企业可以生产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产量能达到多少?可以满足我们本地市民的需求了吗?

四、省药监局对疫情期间应急生产的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质量监管?

如今口罩不难买了,

可是你买到的口罩质量达标吗?

能提供相应的防护吗?

这也是很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我们一起到云南省检验检测院

去了解一下。

口罩是这样检测的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工程师陈洪亮介绍,一般拿到口罩样品,第一是确定口罩的生产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接着就开始进入到具体的检测环节。医用口罩主要分为三类,即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学评价三大类标准,不同的口罩具体检测指标不同。以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为例,需要检测11项指标,包括外观、结构与尺寸、鼻夹、口罩带、细菌过滤效率、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细胞毒性等。检验人员目前正在进行的就是医用外科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的检测。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工程师 陈洪亮:“主要考察的就是医用外科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在标准里面要求是要大于30%以上才算合格。刚才我们测试的第1个口罩,它的过滤效率接近于0,就是0%的意思。就是说他基本没有什么过滤效率。第2个口罩就比较好,它的过滤效率在80%多一些,这样的话就达到了要求。”

我们常说的N95口罩属于医用防护口罩,“N95”代表细菌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医用防护口罩的检测项目更多,比如这项合成血液穿透性试验。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工程师 陈洪亮:“主要作用就是考虑到医生在做手术或是在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人体的血液喷溅的时候,口罩是否有阻隔性能。”

在没有相关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来辨别口罩的好坏呢?陈洪亮也介绍了一个小诀窍。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工程师 陈洪亮:“从外观上看,可以比较一下,看着就很透明,质量比较差的一个口罩,可以撕开看一下,最内层无纺布,中间层本来应该是熔喷布,结果它还是无纺布,第3层,蓝色的组合成无纺布,这就是属于比较差的口罩,三层都是无纺布,没有阻隔效率的。”

—— ——访谈问题—— ——

一、看来口罩的检验过程还是非常复杂的,那么药监部门是如何对口罩进行抽检的?市面上卖的口罩质量都是合格的吗?

二、我们知道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对这些材料是否合格,药监局是怎样进行监管的?

三、在疫情发生初期,大量国际采购和国际捐赠物资涌入国内,这些产品的质量又是如何把控的呢?

四、当前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全球对疫情防控所需医疗器械数量剧增,对于出口医疗器械,省药监局是如何监管的?

原来一只小小的口罩,

背后还有那么多的学问,

正所谓口罩千万幅,

安全第一护。

也再次提醒大家,

外出到人流密集场所,

尽量戴好口罩!

编导:黄丽莹

编辑:夏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