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孝庄的出发点令人敬佩,但举动却有悖世俗礼法,以致于她不能以白璧之身与皇太极合葬,外人无法理解她的心酸,但康熙却读懂了她的无奈,既然无法将祖母与祖父合葬,那就只能顶着世俗的猜忌,陪伴着孝庄,不让她一人孤零零地长眠于黄土。孝庄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然而如此贤能的太后却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临终前立下遗嘱:“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孝庄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崩逝于康熙二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

孝庄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然而如此贤能的太后却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临终前立下遗嘱:“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官方给的解释是孝庄不愿叨扰长眠地底已久的皇太极,加之心中惦念着顺治和康熙,于是便要求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

但是这一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事实上康熙当时也非常头大,这一遗嘱根本难堵众官员的悠悠之口,所以在康熙年间孝庄始终未能入土为安,其梓宫一直停放在孝陵旁边,直至雍正三年才开始动工修筑昭西陵。

对于康熙三十多年始终未曾安葬孝庄这一情况,雍正给出的答案是康熙与孝庄的感情过于深厚,以致不忍下葬,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康熙身为万古一帝,果真会做出如此违反常理的事情吗?

康熙的言行自然有身为孙儿的孝顺,但更多的是对孝庄的歉意。康熙初登大宝年仅八岁,朝野不稳,手握五旗的多尔衮有实力、有野心,离高高在上的皇位仅有一步之遥,他迟迟没有跨过那一步,就在于孝庄——他年少时期的红颜知己。

孝庄为了保护皇太极的遗孤,维护孙儿的江山,不惜委屈自己,做出有悖常伦的举动,正是孝庄的从中斡旋,才牵制住了多尔衮。

孝庄的出发点令人敬佩,但举动却有悖世俗礼法,以致于她不能以白璧之身与皇太极合葬,外人无法理解她的心酸,但康熙却读懂了她的无奈,既然无法将祖母与祖父合葬,那就只能顶着世俗的猜忌,陪伴着孝庄,不让她一人孤零零地长眠于黄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