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隋朝,人们想到是那位很“小气”的隋文帝,以及那位为了夺皇位而假装节俭的隋炀帝,当然还有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三省六部、科举制和大运河。但是隋朝为什么要叫做隋朝呢?

即使没有看过任何资料,也大约能猜测跟杨坚的封号有关,但历史上杨坚的父亲被封的是“随国公”,后来杨坚继承了这个封号。但为什么又要将“随”改为“隋”呢?

根据专家考证,“随”是西周时期位于河南一带的一个小封国,是周王期许他能够永远追随周天子而为之取“随”,所以杨坚那一族被北周封为“随国公”,也是要他们永远追随的意思。待到杨坚取代北周,对于这“随”字,却是不太喜欢。

光从字面来看,人们想到的多是“随便、随兴、随意”等词语,感觉不是很正面。而杨坚对于这个字的反感,是因为“随”中间有个“辶”,而“走”代表着走动,飘移不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如果取了一个带“辶”的“随”作为国号,会不是代表这个国家也会一下子冒出来,不久又消失呢?

所以杨坚就将“随”字里的“辶”部去掉,改用“隋”当作国名。后来的历史证明,即使少了“辶”字,这个隋王朝依旧短命,看来国号取得不好,国家依旧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杨坚自以为聪明,将随的“走”字走去掉,发音依旧不变,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这个“隋”字比原来的“随”字更糟糕。查查字典就可以发现,少了“走”的“隋”字意思是指祭祀时剩下的小碎肉。也因此许多学者对于隋文帝的评价,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小气外,还加上了一个不学无术,如果杨坚能多读一点书,就会发现这个“隋”字比“随”更糟糕。

近年来,隋朝的评价在慢慢上升中,人们治史也似乎较少关注到道德层面,所以隋朝的大兴土木、确立官制、科举都受到了现代人的肯定,就是曾经被喻为暴政代表的秦朝,近年来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今日留下来的许多古代宏大建筑,大多是在暴君的统治下建设的,如果没有这些暴君,我们今天就不会看到兵马俑、长城、大运河,以及那些帝王陵寝了。

短短38年,隋朝终究是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但它所留下来的许多制度都沿用到了后世。虽然国名是祭祀时剩下的小碎肉,但还是滋养出了强大唐王朝,况且这个小碎肉王朝所建造的仓库很多,每每唐朝遇到饥荒,都要靠这些存粮渡过难关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