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最後,男孩贊恩在監獄裏接受電視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了一段讓話,讓人深深體會到,一個12歲男孩對人生的絕望。這部影片沒有大咖加盟,啓用的都是全新非專業演員,全片耗時5年完成,然而就是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如此真實。

何以爲家

“我要控告的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這句話出自一個名叫扎因的黎巴嫩男孩。十來歲的孩子因殺人被捕,又作爲原告出席了法庭,這彷彿一場鬧劇的現場,被黎巴嫩女性導演拉巴基搬上熒幕,帶到了戛納和奧斯卡。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電影

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第7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提名

《何以爲家》原名《迦百農》

這是一部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片,當你瞭解到這一切正是別人在經歷的感慨萬千。這已經不是一部電影是生活 ,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更爲弱小的人們在經歷的生活 ,悲慘的人太多請珍惜,請感恩!

希望更多的人能去看這部影片 ,瞭解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人在以這種方式生存着,只有瞭解才能改變。

希望未來他們的生活能夠改變,希望笑容對他們不是奢侈品,希望生活對他說過最溫柔的話不是“滾 垃圾”,希望可以從他們眼神裏看到光芒還有希望。

這部影片沒有大咖加盟,啓用的都是全新非專業演員,全片耗時5年完成,然而就是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如此真實。看不出表演的成分,是這部電影讓人最壓抑的真實。賺足了觀衆的不少眼淚,被媒體稱之爲“眼淚收割機”。

並且這部催淚大作在上映後還曾在豆瓣的“一週口碑電影榜NO.1”強勢霸榜三週,1.7萬人打出了8.8的高分。

而在影片開始的最初幾個鏡頭裏,用幾個長長的空鏡展示了何謂“迦百農”——那是一片類似貧民窟一樣的社區,一羣孩子在破落的街道里穿梭、戲耍。簡易的武器玩具、香菸、廢棄的樓房,這些元素構成了主角生活的環境,也交代了作爲影片背景的“迦百農”爲何意。

影片導演娜丁·拉巴基用她細膩的拍攝手法和毒辣殘酷的視角,展現了一個12歲黎巴嫩男孩艱難的成長曆程。在一些父母看來,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隨意處置,也可以隨意支配他們的生活。在贊恩父母的眼中就是如此,男孩可以傳宗接代,女孩到了年齡就要“資產處置”。

爲了養活自己和妹妹,被迫爲當地的雜貨商送貨,而雜貨商對扎因的妹妹有一種邪惡的興趣,結果,扎因的父母爲了房租把扎因的妹妹賣給了雜貨商。最終11歲的妹妹因懷孕大出血而死。聽到妹妹薩哈死去的消息,怒不可遏的扎因抓起刀衝出了家門。

影片最後,男孩贊恩在監獄裏接受電視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了一段讓話,讓人深深體會到,一個12歲男孩對人生的絕望。

本片聚焦於關於孩子的生養和教育的問題,直面了父母兒女的關係問題和社會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問題。而這些問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中也是不斷被拿出來討論的,無論是生育政策的改變,還是社會問題的頻出,都在訴說着共同的問題,即家庭教育的缺失。

片中那位12歲小男孩的扮演者原本就是一位黎巴嫩難民,此次出演可以說是他的本色出演。雖然他沒有接受過教育,也不識字,但在表演方面卻擁有着很高的天賦,眼神裏滿滿的都是戲。

電影遠遠比介紹的要精彩和深刻,大家可以來影院看一看這部佳作!

全片唯一的笑容,笑起來真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