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之類的食品,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天津的煎餅果子美名遠揚,山東人民更是對煎餅情有獨鍾,“煎餅卷大蔥”幾乎成了山東傳統飲食的標誌,演進爲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Ⅱ》第一集《腳步》中,山東煎餅本色登場,濃濃的鄉土氣息吸引了無數觀衆。

現代鐵鏊

煎餅在山東沂蒙等地曾被當作一日三餐的主食,有“家家支鏊子,戶戶烙煎餅”的說法。這裏所說的鏊子,就是烙制煎餅的專用器具。現代的鏊子,平面呈圓形,中心略鼓四周稍低,下有窄沿和三個矮足。在鏊下生火加熱,即可在上面烙制煎餅。鏊子主要流行於北方,南方使用的餅鐺,實際上具有類似鏊子的功能,只是由於區域文化的差異和長期的歷史演進,二者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特徵。

甘肅嘉峪關魏晉壁畫墓M1烙餅圖

關於煎餅及其製作工具鏊子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頗有意味的話題。民間故事中,煎餅起源於對女媧補天的紀念。爲感謝女媧補天的壯舉,人們仿照天的形狀創造出鏊子和煎餅,並用煎餅補天的習俗來紀念她。傳說雖然荒誕不經,但煎餅是此類民俗文化的承載者,卻是事實。

我國古代有“補天穿”舊俗。“補天穿”始於何時已難確知,但晉代就有記載。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系煎餅”條,引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江東俗號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餌置屋上,謂之‘補天穿’。”宋代李覯《正月二十日俗號天穿日以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感而爲詩》雲:“媧皇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 南北朝時,北方地區流行人日食煎餅,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說:“北人此日食煎餅,於庭中作之,雲‘薰天’。”直到現在,我國甘肅、陝西、河南、山西不少地方及一些省份客家人聚居地和臺灣還有“補天穿”“補地漏”的風俗。這些風俗都與女媧補天的古老傳說有密切聯繫,實際上反映了農耕時代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風調雨順的渴望與祈求。攤煎餅、食煎餅、補天地,一系列的民俗活動,顯示了源遠流長的煎餅文化。

甘肅嘉峪關魏晉壁畫墓M7烙餅圖

不過,拋開那些傳說和演繹,煎餅究竟起源什麼時候,文獻資料說得並不明確。煎餅是用鏊子製作的,漫漫歲月,煎餅雖然難以穿越時光保存至今,但製作煎餅的工具—鏊子,卻可能存留下來,成爲歷史的物證。如今,藉助於考古學資料,人們對這一古老食品的身世,已經有了更爲清晰的認知。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盤形陶器

我國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經常出土一種盤形陶器,有的邊沿附有三足。發掘者對這類器物的認知存在巨大分歧,有人說是盤,有人說是器蓋,還有人認爲是磨盤、竈、盒、輪盤、平底盆、幹食器等。1981年春,鄭州市博物館在對滎陽青臺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中,再次發現不少盤形陶器,難得的是其中一件完好無損,保留了很多原始信息,從而爲研判其用途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件陶器呈覆盤狀,有三個瓦片形足,器表光滑,內壁粗糙且粘附有一層厚厚的煙炱。其使用方式應爲盤口朝下,三足着地,在盤下生火,於盤面上製作食物。專家考證認爲它就是沿襲了幾千年,現今仍然使用的烙制食物的工具—鏊子,因其質地爲陶,稱之爲陶鏊。

陶鏊

青臺遺址仰韶文化的時代,距今約爲五六千年。很多人驚訝於鏊子竟然會有如此厚重的身世。實際上,青臺遺址陶鏊的形態已經比較成熟,從物質文化的發展規律來看,顯然已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演化,此前應還有一個漫長的起源發展過程。繼續往前追溯,距今七八千年前,陶鏊的雛形已經出現。分佈於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有不少盤狀和餅狀陶器,從形態功能分析,應與烙制食物有關。

唐代印花陶鏊

唐代印花陶鏊

陶鏊的發現和確認意義重大。以前,在很多研究者看來,中國古代飲食走的是一條“粒食”之路,即把糧食去殼後直接蒸煮食用。而把糧食加工成麪粉,再用其製作食物,是漢代才較爲普及的事。陶鏊的發現和確認,無疑表明“麪食”傳統也是非常久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