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述战场缴获的武器装备数量,大大超过了解放区军工生产的数量,战场缴获成为了解放军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保证了解放战争的作战需要。中央和各大战略区反复强调,要把战场缴获作为取得作战物资的主要途径,作为实施作战物资保障的主要方式。

(文/南疆烽烟正十年)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实施后勤保障有两种途径,一是后方供应,一是战场缴获(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因粮于敌)。

通常情况下,后勤保障往往立足于前者,即自身的后方供应,凭借充足的物资储备和顺畅的交通运输为前方部队克敌制胜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把战场缴获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以弥补作战物资的不足。

但我们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就会发现,当时解放军的后勤保障恰恰与这一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不是依赖后方供应,而是依靠战场缴获。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物资保障方式,取决于当时解放区的经济状况。

解放军靠什么打赢战争?缴获武器总量巨大,比兵工厂造出来的还多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解放区拥有一亿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并且迅速扩大,逐渐连接起来。加上开展土地改革和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使得物资储备有所增加。

但是毕竟大多数解放区是较为贫瘠的乡村,基本上没有控制拥有现代化工业设备的城市。武器装备和军械物资的生产很少,给养物资和被服装具也不足以自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

因而,解放军在战争中的物资保障,不能按照常规去进行。中央和各大战略区反复强调,要把战场缴获作为取得作战物资的主要途径,作为实施作战物资保障的主要方式。

解放军靠什么打赢战争?缴获武器总量巨大,比兵工厂造出来的还多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就明确指出:“以缴获敌人的全部武器……补充自己,主要向敌军和国民党区域求补充,只有一部分向老解放区求补充。”

电报中强调,“粮食、弹药、被服一切从敌军敌区取给”。10月11日,军委给各野战军发去《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经验》的电报,要求各地转变思想,“一切取给于敌,不靠后方接济,大大减少民夫、大车、节省粮弹”。电报最后指出:“即使有后方接济,亦决不可存依赖之心,必须将重点放在依靠前线,依靠野战军,从前线自己解决问题”。

陈毅根据中央精神,在干部会议上也作出了如下指示:“现今大规模战争一面要靠后方兵工生产的支持,一面更要靠战场上的缴获,特别某些器材不是我们生产自给条件所能解决的,更要靠在战场缴获中取得补充。”

解放军靠什么打赢战争?缴获武器总量巨大,比兵工厂造出来的还多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发布,“一切缴获要归公”被作为三大纪律之一提了出来,要求一切战场缴获,都必须由上级机关集中控制,根据客观需要,统一分配,以充分发挥缴获物资的作用。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战场缴获的物资数量相当可观。仅武器装备一项就有:

各种火炮54430门、长短枪3161912支、各种机枪319958挺、掷弹筒21462个、枪榴筒15191个、火焰喷射器228具、飞机189架、舰艇200艘、坦克622辆、装甲车389辆、机车1016辆、汽车22012辆、骡马195475匹、各种子弹5.07亿发、各种炮弹5527400发、手榴弹3635800枚、炸药1458800斤。

上述战场缴获的武器装备数量,大大超过了解放区军工生产的数量,战场缴获成为了解放军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保证了解放战争的作战需要。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当得可真不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