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阶段,最大的改变。一个是思想意识上,社会发展价值观的转变,不再唯GDP导向,为了“金山银山”不惜毁坏“绿山青山”。一个是落实到操作上,国家更加重视国土空间的安全、协调,尤其在生态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当前山西的发展,可以探寻在生态空间,山西如何借助自身优势,与国家的宏观国土空间战略相衔接,在生态文明阶段找准方向,从而实现“改革创新,奋发有为”。

  • 作为山西省会,其实太原城市发展的崛起之路一直以生态为突破口,20年前是汾河治理,现在则轮到晋阳湖。

山西最大的短板,长期以来,大家只看到产业类型单一。但经济规模偏弱,块头不大,导致始终难以参与经济上的“拼肌肉”,才是山西的“硬伤”。

换句话说,就算产业多元了,山西的经济规模放在全国也就2%的比重,话语权有限。

在“降维竞争”思维下,不如借助“生态文明”的时代机遇,换条赛道。从“拼经济”转向“拼生态”求发展。

从此以后,山西轻装上阵!!

山西并非山西人之山西,还是天下的山西,举国一盘棋,在国家体系下,山西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新时代下重新定位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

东部“六省一市”养活全国?那也没什么,国家也是一支球队,不可能人人都是打前锋,总有人守门做后卫。

前四十年,山西的煤炭大省之地位,其实还是按照国家需要来确定,国家早期粗放的工业体系,需要山西作为能源基地,供给全国。

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当国家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山西从"卖煤"转向"卖空气",为华北进行生态涵养,接过国家赋予山西的新任务。

在华北,山西有先天条件,通过“生态”赋能,做好“华北之肾”、“京津冀之盾”。

为什么是“生态”?因为,煤炭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态”更是。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在华北,重点在“京津冀”的生态优势,主要有“”、“”、“”三大天然势能。

  • 处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的山西,截留了东南方的暖湿气流,化解了来自大西北的风沙和严寒,成为华北平原天然的生态屏障。

“山”,当然是指南北绵延400公里的太行山,关于太行山的范围,学术争论颇繁,到底山西多还是河北多,亦或河南多,平客公众号的观点是,战略上不看地盘,看的是上下的势能,处于“山上”的山西自然占主导地位。

  • 山西依托太行山的“势能”在华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工业发展阶段,可能成为交通联系之“障碍”,但在高铁时代,新经济时代,太行山将会再次“发威”,以自然生态给予华北庇护,充当京津冀的“绿盾”。

  • 山西的五条河(水资源)去哪?全部滋润了京津冀、华北……

“河”,山西的5大河流,有两条(汾河、沁河)间接通过黄河流向华北,有3条(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直接输送给了北京、河北、河南。可以说,山西掌握着华北水资源的“阀门”。

  • 在华北阵营来说,山西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可能和人们惯有的常识印象不一样。

至于“林”,从到2020年的保有量上,山西的580万公顷林地资源,是河北的1.02倍、河南的1.72倍、北京的8.16倍,天津的137.1倍。

没办法,老天爷赏饭吃,山西人运气一直都不坏!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从战略高度上看,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福建、江西、贵州,三省《实施方案》已在201710月获批,抢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流量红利。

山西应乘势而上,及早行动,抢占华北“生态试验区”战略高地。

围绕“太行山”,山西大可以做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绿盾”。为国家首都,雄安新区,华北地区涵养生态,做好生态上战略保障。山西应早做准备,争取建设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生态文明”的第一要义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更广意义上来说,尤其对山西来讲,更可以“倒逼”山西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 生态文明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太原的发展就这样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山西要做转型综改的示范区、新能源革命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这些目标都对“生态建设”有着极高的要求,反过来,“生态建设”也将促进三大目标的真正落地,成为其环境的“承载地”和转型的“过墙梯”。

如果我们将“生态”的涵义再延伸一些,山西的“历史人文生态”和“人才生态”同样是山西的优势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上广深的无数高端岗位,总能见到山西人身影的原因。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历史长河里,“煤”影响山西不足百年的历史,因此自我认识上,比跳出“资源魔咒”更重要的是,是先要跳出这个“思维魔咒”。

山西在98%的时间里,担当领衔着“创新中国”的人设:从尧舜禹在山西初始化古中国,到南北朝在山西实现民族大融合,再到明朝输出山西三分之一的人口填补中国,以及晋商走出山西缔造金融中国。从历史上看,山西具备创新发展的思维和经验。

只要找准了方向,找到了位置,山西的国家使命,从来当仁不让。

  • 本文仅代表作者自身观点。交流加微信:pink21cn

山西的事大家一起想,一起说,一起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