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週五晚的收官節目中,閨女們擁抱溫情內核、迴歸家庭情感,走心的經歷講述令觀衆網友紛紛直呼“不捨”,“習慣了有‘閨女’相伴的每個週五”觀衆表示,“每一期節目所聊話題我都會和爸媽探討分享,彷彿看到了自己人生選擇的多種可能。帶着全新升級、銳意創新的滿滿正能量開始,在溫情感動與不捨中結束,《我家那閨女2》帶給觀衆網友的是“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的生活觀察之旅,也是充滿喜怒哀樂人生百態的情感體驗,節目中所呈現的新時代獨居女性的多元化和廣譜性,同時也具有社會參考意義。

伴隨着“閨女們”走出鏡頭走進演播室,與觀察團爸爸們一同觀察探討自己的經歷故事,由湖南衛視陳歆宇工作室打造的《我家那閨女》第二季也隨之落下帷幕。作爲一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十二期節目、七個閨女、數十段經歷故事都爲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上週五晚的收官節目中,閨女們擁抱溫情內核、迴歸家庭情感,走心的經歷講述令觀衆網友紛紛直呼“不捨”,“習慣了有‘閨女’相伴的每個週五”觀衆表示,“每一期節目所聊話題我都會和爸媽探討分享,彷彿看到了自己人生選擇的多種可能。”
(王鷗媽媽和兩個女兒)
值得一提的是,憑藉節目走心製作、精妙選題、真實呈現的優良口碑,自節目播出後,主話題#我家那閨女#在抖音、微博雙平臺熱度持續高漲,收穫廣泛好評;話題#王鷗妹妹#、#蔣夢婕李汶翰看心理醫生#、#王大陸的嘴又大又甜#等登頂微博熱搜位列前五。此外,收官節目所收穫的諸多“同款”更實力圈粉,引發觀衆熱議。儘管閨女們原生家庭環境不同、個人經歷不同、家人間相處模式不同、對情感表達的方式不同,但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家庭、對父母的依戀和關心,卻是相通的。正如王鷗媽媽在節目中所說,“天下哪有媽媽不愛自己女兒的呢?”爸媽們在生活中“同款催婚”,在餐桌上的“同款加飯”,是家長在不經意間表達對子女關愛的一種方式;而閨女們在各自所講述的故事片段中“同款落淚”,觀衆網友在觀看節目後“同款感動”,則是我們在感知到家庭、親人間的愛與付出後,出於本能的情感回應。衆多“同款”環環相扣並非意外巧合,也無需華麗渲染,而是源自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廣泛追求,對美好價值觀的認可向往。
迴歸家庭情感擁抱溫暖內核
於觀察中見證子女與家長雙向成長
落葉總歸根,《我家那閨女2》既是展現自我生活、情感生態的一面鏡子,也見證着閨女們不斷成長、突破自我,向“更好的自己”不斷邁進。王鷗在節目開播初期一直以“宅女”自居,對新鮮事物不感興趣,原生家庭的特殊性讓她對感情之事感到“彆扭”。但隨着節目的播出,王鷗的轉變也令觀衆倍感暖心,學習滑冰、挑戰攀冰、改造菜園子,一步步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就在上週五晚播出的收官節目中,王鷗終於勇敢邁出了轉變家庭相處氛圍的一大步,完成了向媽媽親密示愛的心願。家庭氛圍開放有愛的蔣夢婕個性率性樂觀,卻也有自己的煩惱,節目中,蔣夢婕與好友李汶翰相約諮詢心理老師,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幫助,蔣夢婕終於坦然釋放了自己內心深處對親人離去的焦慮和擔憂,也更理解了父母的愛,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林允一家同框)
除了“閨女”們的轉變外,觀察團“爸爸”們也在不斷觀察、不斷探討的過程中嘗試着轉變自我思維。費爸爸對閨女林允事無鉅細管教嚴格,但生活中的林允其實異性緣極好,樂觀向上充滿快樂,更有王大陸等好友貼心陪伴;通過對閨女生活情感的觀察討論,費爸爸在看待閨女婚戀的態度上也逐步轉變,從最初的“堅決不同意、合約最大”到“主動權在女兒”,甚至還臨陣倒戈和媽媽站成統一“催婚線”。闞清子爸爸此前在談到閨女時,總三句不離清子的“男孩性格”,但在收官節目中,闞清子近距離與老爸公開對話畫風十分溫情感人,“願把所有的愛都給你”、“你養我小我養你老”,讓闞清子爸爸感受到了清子內心深處柔軟細膩的另一面。節目以多維視覺展現閨女們生活、情感的同時,也在潛行默化中促進兩代人間“代際圈”的消融。正如人民日報曾刊文:人與人間如何打通代際的圈層,增進雙向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情感的交流區,尋找思維方式的最大公約數。由人及己,《我家那閨女2》正是這樣的一貼“催化劑”,讓兩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維觀念不斷碰撞,但又持續溝通、彼此體諒、共同成長最終歸於和解。
分享獨居之道構建“她”屏共振
《我家那閨女2》口碑獲贊 多元視覺力促“她力量“野蠻生長
近年來,伴隨着女性題材類節目的影視化、綜藝化,“獨居女性”這一社會力量中的“半邊天”,也越來越多出現在電視熒屏上爲人們所關注。回顧已播出的十二期節目,《我家那閨女2》除了讓觀衆看到家庭內部、親子關係間的矛盾與溝通外,也在不斷嘗試打破大衆對於單身女性固有的刻板印象,着力探討分享獨立女性獨居之道。
(蔣夢婕李汶翰諮詢心理老師)
從題材選取角度來看,節目從獨立女性個性養成、社交日常、情感衝突、兩性相處等貼近觀衆生活的小切口入手,映射社會現實和熱點話題。從呈現內容來看,“閨女”們獨居獨立卻不是孤獨單一的個體,而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婚戀只是她們人生旅途上可以停靠而非必須停靠的一個站臺。不只是催婚,“閨女”們還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養寵物、愛美食、懂得照顧自己;也會有“嚮往的生活”,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付諸行動去改變;會有自己的知己好友,陪她們“瘋”也陪她們鬧,陪她們冒險也陪她們追憶童年;也會陷入職場困局,迷茫無措迫切尋求“出圈”之道。
節目以豐富多元的視覺給予了觀衆更多可看、可聊的話題空間,令觀衆感慨“閨女們既是明星藝人,也是普通獨居女孩”、“她們所關注、煩惱的,其實和我們都一樣”。也正是這種廣泛的共情共鳴感,構架起“她能量”間的同屏共振,讓電視熒屏不僅得變有血有肉、有笑有淚,更洋溢着新時代獨居女性的青春魅力。
(闞清子)
縱觀整季,節目一直秉承主流媒體傳播社會價值的初心和責任感,試圖以創新性打破思維桎梏,全方位、更深入地展現獨立女性的生活邏輯,釋放“她力量”。帶着全新升級、銳意創新的滿滿正能量開始,在溫情感動與不捨中結束,《我家那閨女2》帶給觀衆網友的是“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的生活觀察之旅,也是充滿喜怒哀樂人生百態的情感體驗,節目中所呈現的新時代獨居女性的多元化和廣譜性,同時也具有社會參考意義。
時光不停,“閨女”不散,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湖南衛視“我家那閨女”相關微博,待明年春暖花開之時,盼“閨女”與您再聚熒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