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神羿幾乎以一人之力“恤下地之百艱”,上射十日,搏殺猛獸,以至於天下萬民都很高興,而大家卻轉頭就推選了堯作爲天子。“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

我們崇拜高高在上的神,崇拜其偉岸的巨力,崇拜其睥睨天下的威嚴,也仰視他們偉大的貢獻;

我們也同樣喜歡鮮活生動的人物,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人生起伏,他們的人事糾葛,亦常常讓我們感同身受。

古代神話裏,向來不缺英雄,不缺神性,如炎黃二帝,如刑天、蚩尤。

唯有大神“羿”,他完美的將神性和人性集於一身,留下關於他衆多的神話(後續篇章會講到)。

最著名的事蹟便是“射日”了。


羿射十日

羿射十日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山海經》最初提及羿的時候,對羿的功績和事蹟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只是說他本是天神,下界撫卹萬民,以解其艱難。

直到《淮南子》,纔對“下地之百艱”有了準確的解釋。

“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爲民害。”

天上出現十個太陽,地上各種猛獸橫行,儼然一派民不聊生的景象。


羿射十日

這個時候天神羿出手了,大展拳腳,拯救萬民於水火。

“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爲天子。”

疑問正是源自於此。

天神羿幾乎以一人之力“恤下地之百艱”,上射十日,搏殺猛獸,以至於天下萬民都很高興,而大家卻轉頭就推選了堯作爲天子。

在整個神話的敘述裏,堯一開始並非天子,天神羿掃除了一切障礙功勞卻是堯獨得之,這在崇拜力量的時代幾乎是匪夷所思的。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堯射十日

堯,五帝之一,因禪讓名流千古。

關於堯的神話流傳於今的已經極少極少,但從僅存的記述來看,“射日”一事很可能和堯帝更有關聯,甚至可能是堯親力爲之。

除了上文所說的奇怪之處,尚有一些片段也佐證了“射日”有可能是訛傳成天神羿所爲。

《論衡》裏王充引述《淮南書》說:“堯時十日並出,堯上射九日”。

此處說的過於簡略,是堯爲之還是“堯乃使羿”爲之並不確切。

但是後來第二次又引述了,並且說的更爲具體:“堯時十日並出,萬物焦枯。堯上射十日,以故不併一日見也”。


五帝之一:堯帝

足見確實是堯所爲,而已經散佚的《儒者傳書》也有極其類似的描述。

所以綜合來看,“堯射十日”的合理性反而更加有理有據了。

是訛傳還是兩種說法?

遠古神話幾乎可以視作人類文明歷程的童話故事一類了,而正因其其浪漫其富有想象力才令後人心嚮往之,又做出不盡相同的解讀。

從文獻的成書年代可以斷定的是羿射十日和堯射十日之說的起源時間本相隔不遠,才於同一時期有不同的記錄。


射日

然羿射十日已經深入人心了,而堯帝終究無法改變他在世人心中“憂勞”而“瘦癯”的面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