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会给他普及网络给人带来的方便,有了现代人的知识来武装头脑,有方便的纸和笔来做媒介,李白的作品一定更多流传下来。唐诗中的雨,丝丝如梦,唐代的风,缕缕入扣,唐朝的人,知书达理,温婉谦卑。

聆听千年的风,追忆百年的雨,在三百首唐诗中兜兜转转,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寻寻觅觅,梦回唐朝。今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渴望在公元701年偶遇童年的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我从三岁开始读到现在的古诗,这词句寄托了多少游子的心,思乡的情。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都会想到这首诗。明月不是古时月,故乡却是当时情。

李白的文思如涌;才华横溢;他的潇洒不羁,他的独具一格,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当时的明月,唐朝的天与地,都是李白笔下的诗文中的精华。千年的绝唱,流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的梦里是李白不变的清高与潇洒。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他的一生是丰富而精彩的。

如果我们相逢在路上,我一定会告诉他现在的交通工具已经不是简单的步行,与云遨游不是梦想,他的旅游梦我可以帮他做更完美的规划,去看西藏的云,去看内蒙的天,去南方看海的样子,去沙漠感受孤独的味道。可以选择火车慢慢行,可以选择汽车看风景,还可以自行车骑行,这些便携的交通工具给了我们去远方的理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不是诗句中的夸张手法,甚至到海里去看看水下的世界都是可以实现的场景。

我相信李白的想象一定无法穿越千年的时间,他无法预料通讯的发达,手机及移动支付的的便捷。我会给他普及网络给人带来的方便,有了现代人的知识来武装头脑,有方便的纸和笔来做媒介,李白的作品一定更多流传下来。李白生活在今天会不会是个网红博主呢。他的诗,每一个字句都是神龙出海,字字珠玑,细细品味,口舌留香。

我渴望在公元788年结识韩愈,我渴望遇见12岁的他,渴望与他一起成长,四书五经与我们的史,地,政,生来一次PK。他的师说,至今也是经典,也是真知灼见,也是至理名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老师是一个人一生的指路明灯,人生明理明智从第一声的老师始。他的见解影响了每一个孩子一生的选择,我渴望长大的我成为老师中的一员。言传身教,也因材施教。用知识武装头脑,化知识为力量。

我渴望在公元750年遇见中年的杜甫,中年的杜甫是才华横溢的,成都的杜甫草堂中杜甫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传世佳作。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家国情怀,他的忧国忧民。他是诗圣,也是胸怀人生的大智慧的大成者。他的笔下写春秋,他的文思感天地。他的诗文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而呐喊,为民而发声,他的“三吏”,“三别”,让我落泪,让我心酸,让我如临其境。

我计划在风景如画的江南举办一场诗词大赛,李白,白居易,杜甫,李商隐,是特邀嘉宾,群英荟萃的诗歌盛宴,给今天的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出口成章不是梦想,他们各自演绎着自己的作品。并且可以现场挥毫泼墨,飞花令,词句接龙,文学典籍都在这些文人心中烂熟于心。这些文学大家无不从小就饱读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经纶达天下,世事皆文章。这场诗词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华山论剑。谁是冠军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他们思想的荟萃与交集。

大唐的繁荣气象融在一花一草中,一人一景中,一亭一台中,大唐的服装后人称为唐装。大唐的瓷器后人称为唐三彩。唐诗的悠扬是中文的经典。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唐朝时期的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约为1237万平方公里。是有记录以来幅员最为辽阔的。唐朝的中国是强大的,有力量的。

唐诗中的雨,丝丝如梦,唐代的风,缕缕入扣,唐朝的人,知书达理,温婉谦卑。在唐诗中找着旧时光,在历史中寻着老记忆。古今可以握手言欢,今古可以把酒临风。我想回到唐朝,忘却身边事,做个逍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