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閻運曾經說過,曾國藩受朝廷重用,是因爲肅順在咸豐皇帝面前極力舉薦。回顧整個事件的的經過,雖然左宗棠有朝廷內外大員的保奏,但實際上肅順在咸豐皇帝面前的意見纔是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肅順發跡

如果沒有“辛酉政變”肅順會是晚清中興名臣嗎?

清朝宗室肅順,字雨亭,鄭親王烏爾恭阿第六子,端華同母弟。道光年間,封三等輔國將軍,授散秩大臣,奉宸苑卿。咸豐帝即位,因其兄端華(襲鄭親王爵)爲道光任命的顧命大臣,得耀任內閣學士兼副都統,護軍統領鑾儀衛使。

咸豐帝因其敢於任事,逐漸重要肅順,咸豐四年,授御前侍衛,遷工部侍郎,後歷任禮部、戶部。咸豐七年,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兼都統。數年間升遷之快,在清朝歷史上無人能及。

咸豐皇帝登基後大封宗室,其中封五弟奕誴爲惇親王、封六弟奕訢爲恭親王、封七弟奕譞爲醇郡王,並允許他們在內廷行走。惠親王綿愉(咸豐皇帝五叔),鄭親王(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首位親王:濟爾哈朗)端華,怡親王(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首位親王:胤祥)載垣等在道光年間就已經襲封並且長期在朝廷擔任要職。

​在諸多親王中,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訢關係最密切。因爲在咸豐皇帝十歲時,生母孝全皇后因病去世,道光皇帝特命由奕訢生母靜貴妃撫養。奕訢與咸豐皇帝年齡相仿,同在上書房,十分友愛,猶如同胞兄弟。所以咸豐皇帝即位後立即命奕訢入值軍機處,特加恩寵。

但是因爲平時靜貴妃更溺愛於奕訢,所以在咸豐皇帝即位後僅尊養母靜皇貴妃爲康慈皇貴太妃。對此奕訢心生憤懣,經常跟咸豐皇帝建議應該尊爲皇太后,但是咸豐皇帝不爲所動,從此奕訢和咸豐皇帝開始心生嫌隙。

咸豐五年,康慈皇貴太妃病逝,咸豐皇帝勉強尊其爲康慈皇太后,但是卻縮減喪葬禮儀規格,不加道光諡號,不附太廟。出殯次日,即命恭親王退出軍機處,僅保留上書房讀書,從那以後咸豐皇帝對奕訢與其他兄弟無異。

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又乘機慫恿咸豐皇帝縱情聲色,咸豐皇帝逐漸被他們迷惑,於是更加親近鄭親王和怡親王。鄭親王藉此機會向咸豐皇帝推薦其弟肅順,肅順的才能遠在鄭親王和怡親王二王之上。咸豐皇帝與其談論天下事,肅順多能迎合意旨,咸豐皇帝很喜歡,肅順逐漸受到重用。

咸豐八年,肅順又調升禮部尚書,但仍兼理藩院事尚書,於是可以進入內延得以瞭解軍機要務。肅順性情剛嚴,以敢於任事著稱,主張以嚴刑峻法改變當時吏治腐敗的狀況。其實是爲了迎合咸豐皇帝想重振朝綱扭轉積弊衰靡之勢,因此咸豐皇帝非常信任他,遇事均與肅順商量,於是軍機大臣都聽命於肅順。

推崇漢人

肅順與其他滿族權貴猜忌、排擠漢人不同,他卻主張重用漢族官僚,對以曾國藩爲首的湘系尤其重視。肅順在擔任禮部、戶部尚書時,對於八旗子弟官員,經常呼喚驅使他們去打雜做差役,就像對待奴隸一樣。但是對於漢人官員,諸多恭敬。肅順曾經跟別人說:“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們那支筆厲害得很!”

所以漢人中有才學的人肅順都想盡辦法招攬入幕,進而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像郭嵩燾、高心夔、匡源、陳孚恩等最爲出名。就連肅順兒子的師傅也是聘請漢人龍皞臣爲師。

咸豐九年,龍皞臣的朋友湘潭王闓運抵達京城,肅順特地召見了他,一番談論之後變很欣賞他的才華,打算依據八旗習俗約爲異性兄弟。雖然王闓運並沒有立即給出答覆,但是肅順依舊很欣賞他。後面有一天肅順收到屬下上貢的五十金,隨即轉增給王闓運,待其很是真誠。

這些與肅順來往密切的漢人官員和才子,在肅順府中飲酒作樂,絲毫不拘謹,開懷暢飲。王闓運有詩曰:“尚書賜第花瓔瑜,醉翻酒盞相歡呼;感胡排優喧坐隅,徐郎屈膝請爲奴;就中龍黃較清穩,當筵未肯污茵裙。”

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由此肅順敬重漢人可見一斑。王閻運作此詩時肅順已敗亡,故此詩接下來描述的是其被誅殺的事情。“當時意氣論交人,顧我曾爲丞相賓;俄羅酒味猶在口,幾回夢哭春花新。”

回憶與肅順當年相交的場景,“俄羅酒”是當時肅順以理藩院尚書身份與俄羅斯公使在京城商議黑龍江邊界時,俄羅斯使臣私下贈予肅順,然後肅順把它拿出來和王闓運等一同品嚐。

肅順禮下賢士,而又有識人之能,當初王閻運擔任肅順幕僚時,曾經自薦充當使臣與俄羅斯使談判邊界事宜,肅順卻說道:“使臣是一個做粗活的官,王闓運擅長文治,恐怕不屑擔任這個官。”

重用漢臣

當時內憂太平天國叛亂,外有夷人虎視眈眈,肅順協助咸豐皇帝處理政務,勤勞謹慎。他爲了集思廣益,經常問計於郭嵩燾、王闓運、高心夔等人。他們也經常把對朝廷內外大事的看法告訴肅順。

而郭嵩燾、王闓運、高心夔等人其實也是湘軍主帥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的好友,因此肅順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品很瞭解,平時在朝廷之上也多加維護。

咸豐九年,左宗棠因爲之前一些過節被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誣陷,湖廣總督官文有上疏彈劾左宗棠,朝廷下旨讓官文密查:如果左宗棠做了違法的事情,可就地正法。

肅順將此事詳情告訴高心夔,再由王闓運轉述給郭嵩燾,郭嵩燾是左宗棠老鄉,平時就清楚左宗棠的才幹,郭嵩燾聽聞此事之後大驚,於是囑託王闓運一定讓肅順救下左宗棠。

肅順回道:必須朝廷內外一起上疏保薦,事情纔有轉圜的餘地。於是郭嵩燾救拉上與他一起在南書房修書的潘祖蔭一起上疏:如果沒有左宗棠,湖南將沒有可堪大任之人,那麼湖南很快就會叛軍被重新佔領,到時候東南戰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胡林翼也同時上疏保奏說到:左宗棠纔可大用。

見朝廷內外官員一起保奏左宗棠,咸豐皇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問肅順意見,肅順極力稱讚左宗棠的才能,回道:人才難得,皇上自當愛惜,請再給官文發密旨,順帶把朝廷內外官員保薦的奏摺一同寄過去,讓他酌情辦理。

曾國藩又藉此上疏,保奏左宗棠到浙江招募兵勇,於是官文就不在追究此事,進而銷燬檔案。左宗棠此後飛黃騰達,保家衛國,立下豐功偉業,都是從這次因禍得福的轉機開始的。

回顧整個事件的的經過,雖然左宗棠有朝廷內外大員的保奏,但實際上肅順在咸豐皇帝面前的意見纔是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王閻運曾經說過,曾國藩受朝廷重用,是因爲肅順在咸豐皇帝面前極力舉薦。薛福成也說過,肅順平時和賓客談論時,經常說到:內心很敬佩曾國藩的識人和度量,佩服胡林翼的雄才大略。

咸豐十年,兩江總督位置出現空缺,咸豐皇帝打算讓胡林翼繼任,但是肅順極力推薦曾國藩,說道:胡林翼一直在湖北經營,不可以挪動,不如用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這樣子長江上下游都有人節制。

最後咸豐皇帝採納了肅順的提議,於是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有了籌餉的權力,湘軍從此不再受制於人,從而發揮出最大的威力,這是最終消滅太平天國的基礎所在。追溯本因,肅順舉薦的功勞最大。

肅貪反腐

科場舞弊案

肅順在軍政大事上的見解和作用可見一斑,在處理政務方面肅順也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雷霆手段。咸豐八年科場舞弊案和九年戶部舞弊案就是典型的代表。

​自從道光以來,科場秩序日見廢弛,舞弊之事層出不窮,而所謂“條子”之風尤盛行。“條子”就是截紙爲條,商定在詩句中使用某一個字作爲標記,凡是與考官、房官熟識的人,都可以呈遞或者展轉相托。考官、房管入考場評卷,憑藉“條子”確定要錄取的人,百無一失。

​所以自從“條子”興起,就算試卷遮住考試名字也變得毫無意義。這一風氣在咸豐初年更加猖狂,廣大考生紛紛效法,不以爲恥。機智敏捷的考生因此得以高中,二淳樸木訥的考生卻因此而落榜。

​往往有考官的認識的考生,本來已經是考中但被替換掉,等事後發現不中後考官怪罪考生沒有遞“條子”。後來又有無恥考生在“條子”上增加三圈和五圈標記,如果高中,三圈代表贈三百金,五圈代表增五百金。國家掄才大典,竟然成爲貪污受賄的場所,世風從此日下。

咸豐八年,順天府鄉試揭榜,發現旗人平齡中試前十名,但是平齡擅長表演戲曲,又曾經在戲臺表演過,於是輿論譁然,傳優伶居然可以高中魁榜。

於是就有御史上疏彈劾平齡考卷成績不合格,請求複試。咸豐皇帝下旨派載垣、端華、陳乎恩等查辦。經查證是主考官柏菱的門生丁靳祥曾經收受平齡賄賂讓他高中,接着牽連出柏菱的妻妄。而主考官程庭桂之次子亦曾遞數“條子”。

於是載垣、肅順上疏奏請先革去柏菱以及程庭桂等人職務,並審訊其他人犯二十餘人,然後又上疏:取士大典關係至重,亟宜執法以懲積習。

咸豐皇帝也想徹底清除積弊,於是批准肅順提議,將柏菱及平齡等七人處斬,其他從犯的官員被革職治罪。從那以後科舉考試再無敢明目張膽的賄賂,科場秩序逐漸得到有效維護。

但是當時有不少輿論認爲將柏菱及平齡等七人處斬有點矯枉過正,引起士大夫的反感,士人普遍對肅順做法感到厭惡。

戶部舞弊案

柏菱等人於咸豐九年二月斬決,科場舞弊案告一段落,然而戶部舞弊案又接踵而起。戶部奏定設立乾字官號四處與五宇字官號,經管收發兵餉等款項。

咸豐八年冬,肅順任戶部尚書於是派官員覈對整理寶鈔處五字號欠款,結果竟然發現其數目與官錢總局所立存稿不符。於是肅順奏請查辦,最後查出清結五字官號司員有矇混辦稿,將官款化爲私欠情事。肅順大怒,隨即奏請將該司員王正誼、李壽蓉等奪職究辦,商人張兆麟等被抓進大牢嚴加審訊。一時司員及商戶被抄沒者數十家,又上疏奏請嚴肅追究失察戶部各堂官翁心存等,只有肅順因未經手畫稿而免遭處分。

然而案情正在審理期間,十一月二十九日午刻,戶部突然失火,樓房全都被燒燬,連隔壁的禮部祠祭司也遭殃。民間輿論認爲上天災示警,但是咸豐皇帝仍採納肅順的意見,認爲舞弊案未審結,卻突然失火,其中必有別情,又或者是有人企圖毀滅證據。

於是下旨讓原審理此案的大臣嚴加審訊,讓案情儘快水落石出。但是當時的人都認爲是以天災示警,皇帝應當自我反省,廣施聖德,不應使用嚴峻刑罰,把起因全都怪罪到人身上。

御史朱夢元上疏說道:“冬令早幹,時有火警,請修人事,以逆祥和。”並繼續說道:“求治太銳,不免操之已蹙,除弊太急,不無過爲已甚,凡事務以祥慈爲念”等語。言語率直,見解符合當時情況。

但咸豐皇帝回覆道:“持論尚未平允,近來部院各衡門辦事多趨苟且,諸臣果能力求整頓,固不宜專以刻薄殘忍爲能,亦不可徒博寬大之名,因循廢弛,即如見辦戶部鈔票局一案,種種整端,層見疊出,上虧國幣,下腹旗民。若不嚴行懲辦,何以肅綱紀而對臣民?從此懲一儆百,各知驚惕,不至自羅法綱,所以保全者不更大耶?”

雖然這是皇帝的上諭,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其實是肅順的想法。肅順也是用心良苦,無奈當時大家都生活在秩序廢弛的時代很久,朝廷上下沆瀣一氣,做事遵循舊例得過且過,各種弊端積蓄已深,只要受到一絲督查,就怨聲載道說其濫用職權。

主流輿論認爲:國家一年支出幾百萬兩,但是官吏朋奸舞弊卻讓國家每年損失幾千萬兩以上,重振官場的確刻不容緩,但是去年科場舞弊案,今年戶部舞弊案,屢興大獄,這不見得是國家之福。而且皇上平時以寬待人,對使用刑罰上很是謹慎,之所以嚴辦戶部舞弊案,都是肅順進言的緣故。因此士大夫對肅順更加懷恨在心。

如果沒有“辛酉政變”肅順會是晚清中興名臣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