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一直都是很多人特別關心的事情,事關晚年生活的質量。但是細心的人還是會發現雖然養老金實現並軌,但是差距還是存在的。最近就有一朋友問我:他們那裏很多企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只有1500元左右,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卻有4000多元。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1、養老保險的繳納標準不同

很多企業單位,因爲是民營企業,往往爲了降低用工成本,一般都在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時候都是按照最低繳費標準來繳納甚至不交,這也就導致很多企業員工原本繳納的養老保險就比較少,自然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不會高到哪裏去,一般僅僅只有在職工作時候的40%—60%。相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往往各種福利機制更加健全,基本都是按照員工工資足額繳納養老保險,所以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部分人退休之後往往能獲得很高的養老金,一般都能達到70%—90%。因爲養老保險本身就是多繳多得。

2、養老金的組成有差別

瞭解養老金制度的人都清楚,其實在2014年之前,事業單位人員是不繳納養老保險的,他們都是後來才繳納,而企業單位都是很早就開始繳納。爲什麼前者繳納時間短,反而獲得的養老金比後者更高呢?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概念。通常意義上,我們都把2014年9月30日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稱之爲“中人”。

而國家對於這一部分人採取的養老金有兩種計算方式,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補償養老金兩種。所以兩者共同組成了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最終養老金,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只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能獲得更高的養老金。

3、職業年金的差距

對於“職業年金”,很多年輕人可能都從未聽過,但是對於很多老年退休人員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對養老金的補充。一些企業單位確實也建立了企業年金這一制度,但是畢竟還是極少數。而事業單位基本都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少了這樣一項收入,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肯定會遠超企業單位退休人員了。

其實,我們常常說養老金已經實現15連漲了,但是依舊存在很多差距。很多老百姓和專家也呼籲一定要着力解決養老金公平,才能讓我們老百姓心裏平衡。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區討論交流,說出你的觀點,如果喜歡此文的話記得給個贊哦,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