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節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讓“勞動光榮”成爲一種永不退色的時代精神,爲新時代努力奮鬥,正在成爲華夏兒女的不懈追求。讓“工匠精神”成爲時代印記,是對“勞動光榮”的生動詮釋。

“勞動光榮”永不退色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採了蠶桑又插田。”勤勞樸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讚美勞動人民的詩歌經久傳頌。勞動節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讓“勞動光榮”成爲一種永不退色的時代精神,爲新時代努力奮鬥,正在成爲華夏兒女的不懈追求。

敬畏勞動、尊重勞動,讓勞動成爲時代精神。我們感念那些爲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的勞動模範:大慶鐵人王進喜、掏糞工人時傳祥,還有千千萬萬個沒有被記錄下來的名字。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爲社會創造了無數的財富,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纔有瞭如今穩步向前、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現代化中國。必須形成敬畏勞動、尊重勞動的社會氛圍,高度關懷各條戰線的勞動工作者,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我們在勞動中精益求精。“復興號”的速度驚豔了世界,大國工匠李萬君克服萬難,攻關世界難題,用一雙巧手、一把鐵槍鑄就了“復興號”筋骨。神舟五號、北斗衛星的成功發射,都離不開工程師夏立的兢兢業業,他秉承“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理念,工作中經常要尋找頭髮絲直徑四十分之一的距離。他們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執着專一的敬業精神,爲我國現代化建設立下汗馬洪澇,贏得了世人的追崇。讓“工匠精神”成爲時代印記,是對“勞動光榮”的生動詮釋。

勞動不分高低貴賤,每位勞動者都應該得到公平對待。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財富。對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認識程度,往往是檢驗個人思想道德、意志品質的有效標準。在社會前進的偉大曆程中,我們將堅定地站在勞動創新的風口浪尖,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發展,以領跑者的步伐解讀中國夢,以勞動者的佳績實現中國夢,以創新者的姿態擁抱中國夢。勞動光榮,勞動美,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馬曉紅

通訊地址:河北省黃驊市舊城鎮黨委

聯繫方式:13230750082

郵編:061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