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對崇禎皇帝的史評一直是譭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崇禎在大明朝16位皇帝中,算是非常勤政的了。
他生活簡樸,曾六下罪己詔,如果生在盛世,當是百姓之福。
只可惜,大明江山交到他手裏之後,外有建奴,內有起義,且中原災情嚴重,可以說,這時的大明,已殘破不堪。
不過,崇禎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那就是學宋徽宗。
崇禎的處境其實跟宋徽宗非常相像,當時梁山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聚衆鬧事,一百單八將以爲自己能成爲扶龍之臣,打起仗來那叫做一個不要命。
可最後的結果呢?老大哥宋江竟然被詔安了!
而此時,驛卒出身的李自成,也有同樣的想法。
1944年,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
他派太監杜勳與崇禎談判,由於攻破北京城毫無懸念,李自成的意思是,要麼接受我的條件要麼開打。
其實,李自成的條件只有三個:
1.封他爲異姓王,就藩西北;
2.撥出一百萬兩白銀,當做義軍軍餉;
3.不歸崇禎調遣和召見,但願爲朝廷平亂以及抵禦外敵;
其實李自成的這三個條件非常有利於崇禎。
首先第一條,李自成已經稱帝,西北也是他的實際統制範圍,只缺一個名義而已;再說第二條,一百萬兩真的不多,雖然國庫沒錢,但隨便搜刮幾個大臣就夠了;最後說第三條,這不相當於坐收漁翁之利嗎?
但是,崇禎想到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斷然拒絕了李自成。
而導致的結果就是,他自縊煤山,大明覆滅,建奴入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