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氧氣含量翻倍,雖然會讓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鉅變,也會讓大量的動植物死亡,但是卻無法造成生物大滅絕,大部分的人類有科學的幫助會活下來。人類的科技的幫助下,在氧氣含量翻倍的情況下,雖然也會出現一些死亡,但是大部分人們還是能夠生存下去。

原標題:假如地球大氣的氧含量突然翻倍,100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46億年前,剛剛形成不久的太陽系誕生了一顆不平凡的行星,它就是地球。地球形成後不久就開始顯現出它的不同之外,有了厚厚的大氣層,有了強大的磁場,更有彗星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和生命的種子,於是地球的生命開始孕育,不久之後,地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五次大滅絕之後,人類誕生了。又經過數百萬年的發展,人類形成了如今強大的科技文明。地球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離不開氧氣,雖然有極少數的厭氧生物生存在地底下,但是大部分生物的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沒有氧氣我們就無法生存。

即使地球大部分的生物包括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那是否氧氣越多越好嗎?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突然翻倍,100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目前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主要由78%的氮氣、21%的氧氣,還有1%的稀有氣體和雜質組成的混合物。如果地球氧氣翻倍,那氧氣的含量就會達到42%,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生態鉅變,雖然地球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氧氣,可目前21%的氧氣含量是地球經過至少上億年的生態變化才形成的,而地球生命也適應了這樣的氧氣環境至少數百萬年以上。

現在氧氣含量突然翻倍,你說地球生命和人類能夠適應嗎?那肯定是無法適應的。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每天呼吸需要氧氣,可如果吸入的氧氣太多,就會出現嚴重的富氧病,它會對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有不好的影響,吸入增加了一倍濃度氧氣,會加速生命的衰老。稍高濃度氧氣與細胞中的氧化酶發生反應,可產生過氧化氫,進而變成脂褐素,更加加速細胞衰老。

同樣吸入翻倍的氧氣,會使心肌細胞老化,心功能減退會使血管老化和硬化,同時還會對人的記憶力造成壞的影響。因此,翻倍的氧氣含量對於人類來說絕對是巨大的災難,好在人類是智慧生命,有科技的幫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科技措施,來平衡每天的吸入量,比如建造封閉的生態系統,裏面的氧氣還和原來一樣,人們外出的時候需要戴上一種呼吸器,可以讓外界的氧氣減緩進入人體,我們同樣不用擔心吸入過多的氧氣。

人類的科技的幫助下,在氧氣含量翻倍的情況下,雖然也會出現一些死亡,但是大部分人們還是能夠生存下去。人類有科技的幫助能夠繼續生存,可是動植物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人類無法適應突然翻倍的氧氣環境,動物們自然也一樣。而動物們可沒有科技設備,因此當地球氧氣量突然翻倍後的10年內,會有很多的動物滅亡基本甚至滅絕。而氧氣含量翻倍,二氧化碳的反而會減少,植物由於沒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供應,也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

可能有人說,地球氧氣含量翻倍,無異於地球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氧氣含量翻倍,雖然會讓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鉅變,也會讓大量的動植物死亡,但是卻無法造成生物大滅絕,大部分的人類有科學的幫助會活下來。

同時,一部分動植物經過前期的適應,後面也會慢慢適應新的氧氣環境也同樣會活下來。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生物界,人類的身體素質其實相比很多動物是顯得有點弱,比如人類的核輻射下基本上都很難倖免,可是一些動物卻可以在覈輻射區域很好的生存。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這次核泄露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後來人們都撤離了這個區域,可以說整個切爾諾貝利城市成爲了一個死區,直到現在人類也無法在裏面安全生存。可現在的切爾諾貝利卻不是毫無生機,這裏有着很多的植物和動物,現在也成爲了科學家的一個研究核輻射的重要參考地。

由此可見,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地球氧氣含量的突然翻倍,並不能給生物界帶來滅絕的災難。隨着時間的推移,大約100年後,地球本身的生態調節功能會讓大氣重新形成新的生態系統,也就是各氣體的含量會重新分佈。

氧氣既然番倍了,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會恢復不少,同時氮氣的含量會降低不少,這樣才能分配給多出來的氧氣,形成新的生態環境之後。適應了新環境的動植物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首先是植物會變得異常高大,一些樹木會真正成爲參天大樹,直衝天際,有點類似電影《阿凡達》裏面潘多拉星球的植物環境。

植物會變得更加茂盛高大,那麼100年後的動物會有什麼變化?活下來的動物爲了適應翻倍的氧氣環境,肯定會也再次發生新的進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高大,其它的動物我們沒有參考依據,但是對於昆蟲卻有相關的參考和記載。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地球在3億年前是巨蟲的時代,那個時候的昆蟲可比現在的昆蟲大太多了,比如蜻蜓身長能達到一米左右,蜜蜂就像一隻小豬般大,人們都可以騎着蜻蜓或蜜蜂飛行。這個場景大家可以參考一部國外的科幻電影《地心歷險記》。

3億年前之所以會出現巨蟲時代,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氧氣含量特別高,達到了40%,那麼當地球氧氣含量再次翻倍之後,有可能將再次回到巨蟲時代,昆蟲會變得非常大。那麼人類會怎麼樣?可能在100年內變化最不明顯的就是人類。

動植物是暴露在番倍氧氣含量環境下來適應進化的,而人類一開始就通過科技的手段,讓大部分人活了下來,即使100年過去了,大部分的人們還是生活在原來的氧氣環境下,這種情況個,動植物都完成了新的進化,而人類卻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當地球再次回到巨蟲時代這後,人類的外出就非常危險了,現在我們瞧不上的螞蟻,蜜蜂等弱小的昆蟲,在巨蟲時代,人類赤手連一隻螞蟻也打不過。大自然到處都是不可思議的高大巨蟲,還有其它的一些高大動物。那個時候人們想要外出活動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好在人類是智慧生命,有着發達的科技,雖然百年的時間人類的身體沒有發生進化,但是科技卻更高發達了。巨蟲依然不是科技武器的對手。地球的霸主仍然還是人類,當然人類不可能永遠都生活在封閉的玩意中,出門還需要戴上一個特別的設備。

人類同樣需要重新回到大自然,那麼人類爲了新生態環境的適應進化是必然的,只不過不是自然進化,而是通過基因技術,利用科技的力量來完成進化,讓人體能夠完全適應翻倍的氧氣環境。

小夥伴們,人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