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纔是袁世凱認可的陰謀,他實在是沒必要殺之導致更大的反彈──殺了宋教仁,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反對他,袁世凱也不傻,何必多此一舉。在得知宋教仁之死後,在京的袁世凱正在喫飯,他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說:"可惜,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蘇洵有言:"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一個真正有志向的賢者,不在乎生死,只關心國家的興衰。
回望我國的歷史長河,有許多這樣捨生忘死的賢者,他們滿腔的熱忱,勇敢地鬥爭,一心只想讓國家強盛起來。
民國時期,有這樣一位賢者,他曾說:"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假如他不死,可能會成爲當時最年輕的國家元首。
可惜他作爲一個勇敢的革命先行者,卻被別有用心之人刺殺導致身亡。他,便是宋教仁。而究竟又是誰殺了他?
一心熱忱,只爲革命
宋教仁出生在美麗的湖南桃源,自幼他便聰慧過人,爲了培養他,六歲時父母將他送入私塾讀書。十七歲時,宋教仁升入桃源漳江書院學習,而後經過努力考入了武昌普通中學堂。
彼時宋教仁在學堂中接觸了許多未接觸過的思想,他與吳祿貞、黃興等倡導革命的青年交好,時常與之談論時政當局。從那時起,宋教仁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1904年,"華興會"在湖南長沙成立,主旨爲"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黃興爲會長,而宋教仁爲副會長。一羣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聚集在了一起,立志即使只做一粒火星,也要努力燃燒。
而後宋教仁奔走千里,腳步從日本到上海,建立同盟會,爲革命事業兢兢業業,極力促使革命力量強大起來。
政局變幻,遇刺身亡
時代的風雲隨時變幻,民國成立之後,國民政府選戰大勝,宋教仁政治前途可謂一片光明,深受各界人士愛戴。
宋教仁主張責任內閣制,積極推廣憲政理念,欲產生一個純粹的政黨政治,即由多數黨領袖任內閣總理,組成責任內閣,再依法選舉總統。
1913年,中國民國國會大選,國民政府大獲全勝,宋教仁欲遵循內閣制慣例,以黨首身份組建內閣。但他卻不知,自己的這一理念和行爲,使自己早已成了他人權利道路上的絆腳石,欲處之而後快。
在3月20日夜,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想乘車赴京見袁世凱。彼時全國各省正式的參衆兩議員已經選出,宋教仁則是以國民政府代理黨魁的身份入京,如按照當時良好的政治形勢,宋教仁必然會成爲責任內閣的閣揆。
然而宋教仁的未來都止於那個夜晚,一顆子彈射入他的體內造成重傷,而兇手卻逃之夭夭。
搶救一天之後,宋教仁留下遺言便撒手人寰。那一聲槍響,打碎了宋教仁的政治夢,也就這樣結束了這位革命先行者的生命。
追查兇手,真相未知
宋教仁的去世令人惋惜,追查兇手刻不容緩,警方排查之後抓住兇手武士英,然後牽扯出一系列官員人馬,其中包括青幫大佬應桂馨、內務府祕書洪述祖和內閣總理趙秉鈞等人。
兇手武士英在招供時三改其口,最後更是在獄中中毒身亡,這無疑給這件案子蒙上了一層陰影。宋教仁被害,定是陰謀。而應桂馨也在出獄後在北上尋找袁世凱的路上被謀殺,趙秉鈞也在家中突然死亡。
相關人員的死亡事件,使宋教仁案更加撲朔迷離,究竟誰纔是幕後真兇?誰在殺人滅口?
宋教仁之死,各界議論紛紛。在得知宋教仁之死後,在京的袁世凱正在喫飯,他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說:"可惜,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句話無疑是告訴他人,自己早已經預料到了宋教仁的悲劇結局了。
許多人推測是袁世凱爲了權謀,暗中派人將宋教仁殺害。衆人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宋教仁的政治理念牴觸了袁世凱"一人天下"理念,故他無疑是袁的眼中釘肉中刺。
孫中山在得知宋教仁死訊之時正在訪日,而後他立刻回國,十分氣憤,他也認爲是袁世凱下的黑手,甚至說:"事已至此,只有起兵,因爲袁世凱是總統,他暗示刺殺,只有武力可解決。"
而黃興更是悲憤,在悼宋教仁的輓聯中直接將矛頭對準了袁世凱,"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袁世凱就真的是兇手嗎?近年來關於宋教仁被害案,許多學者又有了新看法,認爲袁世凱沒必要下手暗殺宋教仁。
根據袁克文回憶,袁世凱曾說過:"我雖不殺遁初,遁初亦因我而見殺,難辯!"也是這份證據顯示,讓宋教仁來京,陷害他以罪殺之,或讓他引咎辭職,無法再控制國會。
這纔是袁世凱認可的陰謀,他實在是沒必要殺之導致更大的反彈──殺了宋教仁,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反對他,袁世凱也不傻,何必多此一舉?
也有人推測說宋教仁死於黨派之爭,懷疑對象便是孫中山的心腹陳其美。辛亥前,同盟會有兩次反孫風潮,而宋教仁都未站在孫中山的這方,由此,陳其美等人有理由對宋教仁心存芥蒂。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宋兩人理念相反,總是發生爭議。而心狠手辣的陳其美作爲國民政府中的激進派,很有可能趁着孫中山出國之時痛下殺手。這樣既可以穩定地位又可以激發國人反袁心理,由此進行二次反袁革命……
但也有學者反對陳其美殺宋教仁一說,認爲並無實際證據,猜測皆是捕風捉影。宋教仁已經去世近百年,關於他被害的真相,衆人從未停止過爭論。宋教仁無疑是政治的犧牲品。
風雲變幻,已過百年,斯人已逝,關於真相還重要嗎?但不可否認的是,宋教仁是一位極其勇敢的開拓者,他無愧是革命的先行者,雖壯志未酬,但對中國革命的影響也不小。
"每多誤解,我受痛苦也是應當,死亦何悔?"宋教仁在臨死前這樣說道,其顧全大局、大義凜然的精神如鮮花,芬芳百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