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葛飾區小菅町的一棟公寓中,

一名女性被人勒住脖子殘忍殺害。

屍體高度腐爛,

死亡超過三週以上。

經過初步調查,

死者是住在滋賀縣彥根市的押穀道子。

與此同時,

在同一公寓住了九年男子越川下落不明,

其所留下來的信息根本無從查起。

警視廳搜查一課刑警松宮調查發現,

死者來東京是爲了探訪她的同學,

舞臺劇導演淺居博美,

並觀看她的舞臺劇。

但淺谷博美沉着淡然,

而押穀道子一案,

她既沒有動機,

也不存在作案的時間。

而松宮在養老院不經意的一次調查,

發現押谷去東京的祕密,

押谷認出賴在養老院不走的老婦人,

是博美母親。

倍感困惑的松宮,

求助於和博美相識的資深刑警,

他的表哥加賀恭一郎。

在加賀的幫助下,

案件調查取得突破性進展。

失蹤的越川,

和不久前發生的流浪漢殺人事件,

又聯繫在了一起,

而其所擁有的日曆上,

寫下了十二座橋的名字。

十二座橋,

自然是打開謎底的鑰匙,

在7月太平橋“洗橋”民俗活動留存的照片中,

加賀發現了博美拿着手機在通話的身影。

繼續調查發現,

博美中學老師苗村誠三曾致她懷孕、墮胎,

有人推斷,

押谷利用博美當過小三一事敲詐她,

而博美讓苗村殺了押谷,

然後博美殺了苗村並點火毀滅證據。

事實上,苗村並不是越川……

讓加賀意外的是,

這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案子,

竟然和他已經過世的母親掛上了鉤……

時間倒退,

一個叫田島百合子的女人,

1983年冬天搬到仙台,

2001年因心力衰竭死亡 ,

期間在一個小酒館工作,

18年獨居在狹小的房間,

過着簡單樸素的生活。

她有一個戀人,叫綿部俊一,

自百合子去世後,

就再也聯繫不上他。

她有一個兒子,

離家出走時,兒子才10歲。

在母親去世後的16年時間裏,

兒子一直在尋找綿部的蹤跡,

卻毫無所獲……

當所有線索中斷時,

加賀把目標對準了自己,

這可以說是圍繞他人生的案子,

難道關鍵線索是他嗎?

加賀想起了第一次認識博美的情形。

這麼說,

她和綿部,或者說越川認識。

他們是怎樣一種關係?

加賀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父親臨死前曾說,

只要爲了孩子,

父母能夠抹殺自己的存在。

天下父母何其相似,

所有紛亂清晰起來,

偵破方向一下子明確。

綿部,或者說越川,

原名淺居忠雄,

是博美的父親,

博美母親舉債養野男人,

父女逃債,

博美因一個男人對自己圖謀不軌,

失手致其死亡。

父親忠雄爲保護女兒,

僞造自殺,

並用這個男人的名義繼續生活。

父女倆每個月在不同的橋上,

通過手機聯絡。

曾認出忠雄的苗村,

被忠雄所殺。

押谷在東京不巧遇上忠雄,

他殺了她,

並打算燒死自己,

因之前父親說過燒死自己會不寒而慄,

女兒爲不讓父親受苦,

先掐死父親,

再點火焚燬。

整個過程既溫情又殘酷。

是一個父親用自我犧牲來彌合傷害,

用愛來掩蓋罪,

用情來替代法。

這是一部悲劇,

一切終於落幕了,

但真相是這樣的嗎?

加賀恭一郎的身世即將揭開,

他當年爲什麼離家出走,

探案能力出衆的他爲何一直待在日本橋警署?

謊言是真相的影子,

抓緊謊言的破綻,

就能看出真相。

邏輯和情感,

是東野圭吾一貫的風格。

因爲時間跨度很長,

案件互相疊加,

《祈禱落幕時》的史詩感、

燒腦指數、情感能量、震撼程度、

均達到了系列之最。

爲了保護親人,

人會做出怎樣的驚天舉動?

能編織出多麼複雜的謊言?

東野圭吾對親情、

人性所蘊含的力量深信不疑,

這姑且算是一種讚美吧,

而他也知道,深切的愛,

有時就是一件利器。

東野式懸疑推理的厲害之處,

就在於他天衣無縫地,

結合了波瀾不驚的日常與駭人驚悚的案件。

最後,

你震驚的不僅僅是事件本身,

更多的是人性之幽深,

極盡簡單,又極盡複雜。

加賀恭一郎是東野圭吾的化身。

他深愛着街道上的人間煙火,

喜歡排隊買人形燒,

他又知道,

日常下總隱藏着謊言與真相,

他能看穿一切,

但不妨礙他仍然愛着這一切。

他是最不像神探的神探。

他的單身屬性,

他的神祕特點,

他的興趣癖好,

在怪咖雲集的神探世界裏,

正常得有點另類。

他與周身最格格不入的,

也就是他的身高,

或許他的無趣,

他的日常,

正是他最有趣的地方吧。

少時母親離家,

給他留下不少困擾,

甚至形成了某種情結,

也嚴重影響了他與父親的關係。

電影一邊解謎,

一邊釋疑,

一邊煽着兇猛而合理的情,

不歎服都不行。

哦對了,

《祈禱落幕時》雖是系列終篇,

但可獨立成章,

沒看過前作也完全不影響觀看。

真相具體如何?

你們自己揭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