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國產動漫逐漸低齡化,真正地表現出了動畫片只給孩子看的中心思想。早些年間例如《黑貓警長》、《邋遢大王》這些優秀的國產動畫,在精彩刺激的劇情裏,還夾雜着一些黑暗的東西,讓小觀衆們分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看完一部動漫可以讓人反思良久。而現在的動漫氛圍似乎突然一夜之間變了。

但是動畫始終是動畫,面向的觀衆多爲是兒童,兒童對於很多事情是沒有分辨能力的。於是也就有了某兒童模仿動漫裏烤羊的場景將夥伴們燒傷的新聞。不明就裏的家長們憤怒的將動畫公司告上法庭,接着在口誅筆伐的壓力下,許多優秀的國產動漫“消失不見”。

近年來,相關的動畫產業審覈越來越嚴格,導致一大部分動畫形象變成了人蓄無害的“Q版”,在可愛形象的外表下,劇情也做了極大的修改,讓動漫世界變得更加純潔、更加童話。例如2005年上映的優質國產動漫《喜羊羊與灰太狼》。

角色的形象變得更加卡通化,而劇情也從“狼喫羊”變成了“狼愛羊”。在早期的漫畫劇情裏,灰太狼是一個兇惡醜陋的大灰狼,臉上的刀疤還嚇哭了好幾個小朋友,雖然很笨,但是之前還做着狼“應該做的事情”。而現如今,灰太狼搖身一變,變成了和羊和平相處的好人,不僅不抓小羊了,還和小羊做起了好朋友。

從動漫的基調上來看,原本搞笑中帶着兇險的劇情變成了純搞笑的動漫,的確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但這種行爲卻像是模糊黑白。狼就是狼,永遠也不會和羊做朋友,雖然有些殘酷,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我們能夠理解動漫由惡轉善改變的初衷(讓小朋友們沒有童年陰影、性格陽光),但是另一方面這種改變又太過理想化,脫離現實的童話世界會讓孩子喫虧。

例如《黑貓警長》裏,有一集講述雌性螳螂喫掉愛人雄性螳螂的故事,我想這集幾乎是所有看過黑貓警長的小朋友的童年陰影,但是我們得到了什麼呢?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殘酷、螳螂的生活習性等等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道理。換做今天,讓兩隻螳螂快樂幸福的生活下去,也許可以“討好”觀衆,到這不是事實。

所以,不要一味的“討好”觀衆,動漫低齡化的結果是動漫最終會淪落爲消遣工具。只有真實的表述想法,反應現實,纔會是一個優秀的動漫作品。另外,讓小朋友瞭解現實、感受現實,並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早早的讓他們明辨是非、分清善惡,本身動畫的產生就應該具有一些教育意義,讓孩子們從玩中學習,更加能夠深刻理解動漫的含義。

所以請不要再放狼和羊和平相處了,狼要是不喫羊,那還是狼嗎?

文:優優動漫菌

圖:網絡素材,侵刪致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