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茲酒莊(Rizzi)創立於 1974 年,是巴巴萊斯科產區最大、最有趣、最重要的葡萄酒莊園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尊爲該地區的頭牌酒莊。釀酒用的葡萄全部來自酒莊自己的葡萄園,其中內沃園巴巴萊斯科是酒莊最優雅的酒款,園內海拔在 310 到 370 米之間的山坡上,加上土壤中的沙子,使釀出的葡萄酒很有複雜度和精緻度。

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產區在著名的巴羅洛(Barolo)產區旁邊,這裏靠近塔納羅河(Tanaro River),屬於大陸性氣候,丘陵連綿,地勢較巴羅洛低,土壤肥沃。同樣用內比奧羅(Nebbiolo)釀造的巴巴萊斯科和巴羅洛風格很相似,但巴巴萊斯科單寧更少,更爲優雅,有人認爲性價比更高。巴巴萊斯科產區主要包括 3 個村:巴巴萊斯科村、內華村(Neive)和特黑索村(Treiso)。其中大部分聲名遠揚的葡萄園位於巴巴萊斯科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一、巴巴萊斯科村


1、歷史

昔日羅馬征服當地人並建立城市,當時這個村還是一大片森林,因此羅馬人爲它取名爲“Barbaric Sylva”,意爲“Woods of the Barbarians”,即“野蠻人的森林”。後來慢慢的名字轉變成了現在的“Barbaresco”,巴巴萊斯科。這片土地曾因被認爲是羅馬帝王埃爾維奧·佩爾蒂納切(Elvio Pertinace)的誕生地而出名,但在今天,這個地區的光環和榮耀都來自於葡萄酒了。

十九世紀末,多米齊奧·卡瓦扎(Domizio Cavazza)先生在巴巴萊斯科村買下一座城堡創立了本地的首家釀酒合作社,並引進先進的種植、釀酒技術,從而使巴巴萊斯科葡萄酒逐步銷售到意大利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市場,開始揚名海內外。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2、風土與葡萄酒風格

巴巴萊斯科村的土壤由聖阿加特化石泥灰岩(Sant'Agata Fossili)組成,這裏的土壤淤泥和鈣質粘土的含量是 3 個村莊中最高的。該村莊生產一些最具複雜性和陳年潛力同時兼具優雅的葡萄酒。很多大型酒莊都位於巴巴萊斯科村,該村葡萄園的生產總量佔據了巴巴萊斯科總產量的45%。其中最好的葡萄園位於巴巴萊斯科鎮南部,海拔 200 至 350 米之間。這個村莊中最好的葡萄園包括阿斯利園(Asili)、瑞芭園(Rabaja)、洛卡園(Roncaglie)、洛卡利特園(Roncagliette)、銳澳索多園(Rio Sordo)和蒙特斯蒂凡諾園(Montestefano)。

3、代表酒莊

(1)嘉雅酒莊

嘉雅酒莊(Gaja)是意大利最知名的酒莊之一,是唯一一個被《意大利葡萄酒年鑑》評爲五星級的酒莊,是意大利“四雅”之一——其餘爲西施佳雅(Sassicaia)、索拉雅(Solaia)和奧納亞(Ornellaia),可比肩波爾多(Bordeaux)五大名莊,嘉雅出產的巴巴萊斯科是整個意大利葡萄酒的標杆。

酒莊創立於 1859 年,其莊主安傑羅•嘉雅(Angelo Gaja)不僅是一位卓絕的釀酒師,還在巴巴萊斯科酒質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意識到需要縮減葡萄園產量才能提高酒質,並最先開始使用激進的葡萄培植技術和釀酒技術。安傑羅•嘉雅相信他釀製的最優質的葡萄酒可以和最優質的法國葡萄酒同時出現在餐桌上,且一點也不比後者遜色。因此,他把自己的葡萄酒價格提高,以此來反映它們的質量。最終得以使該國的葡萄酒擺脫了低迷。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 嘉雅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37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50,000 瓶

嘉雅酒莊有 3 個絕佳的單一園巴巴萊斯科:海岸園(Costa Russi)、提丁南園(Sori Tildin)和聖羅倫佐園(Sori San Lorenzo)。在 1996 年之前,它們均由 100% 內比奧羅葡萄釀造而成,但後來莊主發現,在原料裏添加 5%-6% 的巴貝拉(Barbera)葡萄,可以大幅度提高葡萄酒的酸度,讓口感更加平衡、香氣的層次感也更豐富。由於這麼做不符合 DOCG 的要求,這些酒都降爲 DOC 級別,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價值和地位。這些酒在新的二手橡木桶中陳釀 1 年,再在大型斯洛文尼亞大桶中陳釀 1 年,優雅而複雜,結構堅固,陳年潛力極強。

(2)普達託尼酒莊


普達託尼酒莊(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不僅是最好和品質最穩定的巴巴萊斯科生產商之一,也是意大利最成功的聯營酒莊之一,提供性價比無敵的巴巴萊斯科葡萄酒。如今,該酒莊在總經理奧爾多瓦卡(Aldo Vacca)的管理下穩定發展,擁有 52 名成員和 100 公頃的葡萄園,不少地塊在巴巴萊斯科地區屬於頂級葡萄園之列。

前面說到多米齊奧·卡瓦扎先生創立了本地的首家釀酒合作社,這個酒莊就來源於此。1894 年,卡瓦扎等人建立了意大利史上第一個合作社,走上了巴巴萊斯科的發揚之路。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便遇到了一系列的事件導致酒莊不得不停業關門了。直到後來當地教區一位牧師召集 19 位當地的葡萄種植者開始合作社的復甦計劃,重建了合作社酒莊並命名爲“普達託尼”。

如今,普達託尼合作社酒莊擁有巴巴萊斯科村 1/6 的葡萄園,對酒莊生產的葡萄酒的質量也有一系列的標準。酒莊一直保持着比較傳統的釀造工藝:爲期 28 天的長時間發酵與浸漬,用 2,200-5,500 公升不同大小的法國和斯拉夫尼亞大橡木桶來熟化葡萄酒。

  • 普達託尼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110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400,000 瓶

普達託尼的巴巴萊斯科是由來自不同葡萄園的葡萄混合釀造,也會在好年份釀造自 9 個經典葡萄園的單一園葡萄酒:阿斯利園、瑞芭園、波拉園(Pora)、蒙特斯蒂凡諾園、奧維羅園(Ovello)、帕耶園(Paje)、蒙特菲克園(Montefico)、莫卡嘉塔園(Moccagatta)和銳澳索多園。

2008 年是非常優秀的年份,這一年的波拉園巴巴萊斯科香氣濃郁,帶有辛辣味。明亮的漿果風味充斥其中,酒體圓潤而結構堅固,陳年後能發展出非常複雜的香氣和口感,適合 2015-2024 年喝;而奧維羅園巴巴萊斯科則表現出更多的花香和一點皮革氣息。鮮嫩多汁的櫻桃味,夾雜着香料和薄荷風味,非常有深度,適合 2014-2023 年喝;銳澳索多園巴巴萊斯科有集中的松露、松林和皮革的香氣,口感是多汁的黑櫻桃味,層疊着肉桂的辛香味,2018 年以後喝就能喝出其中的複雜度和層次感。

二、內華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1、歷史

內華村的名字來自羅馬貴族內華(Naevia,或稱Naevii),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現在的內華鎮以及周圍的大多土地都是他的領地。在 12 世紀,內華成爲了一個自治市,到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城市擴張實現城市化建設。就總面積而言,內華村是 3 者中最大的一個。2000 年,它佔了巴巴萊斯科總產量的 28% 左右,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 37%。

2、風土與葡萄酒風格

這個子產區的地質比較複雜:內華村西部土壤中石灰岩含量高,能夠生產出最具結構感的巴巴萊斯科,擁有堅固的單寧結構和極強的陳年潛力,這更像是巴羅洛,而不是典型的巴巴萊斯科。東部地勢較平坦,土壤是巴巴萊斯科典型的粘土、砂礫、藍色板岩,生產的巴巴萊斯科更爲平易近人

當與正確的海拔高度和小氣候相結合時,內華的一些地塊可以生產出需要漫長時間發展出的、非常複雜的葡萄酒,例如巴巴萊斯科 DOCG 裏面最好的單一葡萄園之一——聖斯特凡諾園(Santo Stefano),以及加利納園(Gallina)和賽拉博拉園(Serraboella)。

此外,內華村也是著名釀酒師布魯諾·嘉科薩(Bruno Giacosa)的家鄉,這位“內華村的天才”以其極其複雜而優雅的巴巴萊斯科和巴羅洛聞名,受到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的追捧。

3、代表酒莊

(1)嘉科薩酒莊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嘉科薩酒莊(Bruno Giacosa)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巴羅洛 & 巴巴萊斯科生產商之一,以意大利傳奇釀酒師布魯諾·嘉科薩的名字命名。在權威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撰寫的《世界頂級葡萄酒及酒莊全書》中,嘉科薩是爲數不多的被收錄進去的巴羅洛 & 巴巴萊斯科生產商。帕克在書中表示,每當他決定要購買一款葡萄酒之前一定要先進行品嚐,但是有一位釀酒商的葡萄酒除外——他就是內比奧羅專家布魯諾·嘉科薩。此外,意大利大紅蝦三杯獎是業界最權威的意大利葡萄酒評價體系之一,歷年來的嘉科薩屢屢上榜。

布魯諾·嘉科薩 50 多年來一直是皮埃蒙特的導航燈之一,他不僅創造了一些偉大的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而且是葡萄園品質重要性的發現者,可以說沒有人比布魯諾·嘉科薩更瞭解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葡萄園的。布魯諾·賈科薩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是作爲一名酒商,爲其他大型生產商採購葡萄,後來轉爲購買最佳葡萄釀造自己品牌的葡萄酒。

  • 嘉科薩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4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54,000 瓶

阿斯利園巴巴萊斯科是該酒莊最偉大的巴巴萊斯科作品,也是最得莊主心的一款。布魯諾曾說:“即使是幾十款巴巴萊斯科放在一起,我總能挑選出阿斯利,因爲它擁有濃郁的花香和非凡的優雅。”阿斯利園內的土壤有更多的精細的淤泥和沙子,這使得釀出的葡萄酒更爲精緻。2008 年份是令人讚歎的,濃郁的玫瑰、紫羅蘭、雪松和檀香香氣如香水般溢出,非常優雅,帶有美味的覆盆子和礦物質風味,以及光滑柔軟的單寧。可以喝到 2028 年。

此外酒莊還有阿斯利園珍藏、瑞芭園和聖斯特凡諾園幾款都是非常優秀的巴巴萊斯科代表。

(2)內華城堡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內華城堡(Castello Di Neive)始建於 16 世紀,是一座富有中世紀意大利建築特色的酒莊。城堡共佔地 60 公頃,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劃分了 9 大園區。每個區內根據不同的土壤性質和氣候條件而種植不同的葡萄,年產量平均達 12,000 箱,是當地非常有實力的大酒莊之一。

內華城堡一開始並沒有太大的名氣,直到 19 世紀時,城堡主人請來了法國著名的葡萄酒學家和商人歐達特(Oudart)作爲其釀造顧問,改變了城堡的命運。經過努力,歐達特終於釀造出了一種名叫內華的酒,並在 1857 年倫敦舉行的國際葡萄酒評比中獲得金獎,從此內華城堡聲名大振。時至今日,城堡仍然保留着歐達特用過的酒窖,每一個細節都按照當年的程序來釀造,力保不失此酒的風韻。

  • 內華城堡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11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20,000-30,000 瓶

酒莊的普通巴巴萊斯科是由酒莊各個葡萄園的葡萄混釀而成,此外酒莊也有優質單一園巴巴萊斯科,包括加利納園和聖斯特凡諾園。加利納園首個年份是 2008 年,所用葡萄來自朝南、海拔 280 米以上的山坡上。

聖斯特凡諾園有着純粹而優雅的內比奧羅原始風味,陳年潛力超強,2009 年份有着櫻桃、玫瑰、泥土和松露的芳香,還帶有一絲橘皮的氣息。奶油草莓、野生櫻桃和略帶辛辣的口感中透出一點礦物質風味,單寧抓口又精緻,平衡度非常好,最佳飲用時間爲 2015 年到 2022 年;此外還有聖斯特凡諾園珍藏只在好年份選用最好的葡萄釀造,並在大橡木桶中進行爲期 2 年的熟化。口感集中,具有橡木的香草風味,集中度非常高。

三、特黑索和聖羅科村


1、歷史

特黑索村於 1957 年脫離巴巴萊斯科市成獨立的村,雖然並不像巴巴萊斯科村和內華村那樣出名,但這個村莊釀造的巴巴萊斯科是最優雅的之一。

特黑索村以其豐富的歷史和與古羅馬的直接聯繫而出名。這個村莊是羅馬皇帝普布利奧·埃爾維奧·佩爾蒂納切(Publio Elvio Pertinace)的承認出生地,到現在他出生的那塊地方仍然被稱爲佩爾蒂納切,甚至在 20 世紀 70 年代建立的當地合作酒窖也採用了他的名字。

在 20 世紀 60 年代早期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當時巴巴萊斯科還不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葡萄酒,特黑索村更多地在種植多姿桃(Dolcetto)、巴貝拉和莫斯卡託(Moscato)。隨着巴巴萊斯科越來越受歡迎,種植者越來越多改種內比奧羅。如今特黑索村巴巴萊斯科產量佔到總產量的 23%。

另外還有一個小產區叫聖羅科村(San Rocco Seno d’Elvio),原本亦屬於巴巴萊斯科村,於1957 年被劃歸到阿爾巴(Alba)。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2、風土和葡萄酒風格

特黑索村海拔較高,而種植內比奧羅最適宜的海拔是 155 米到 300 米,這將特黑索村很多區域都排除在外。然而 20 世紀末開始,全球氣候變暖使溫度上升,這使得高海拔的葡萄園佔據優勢,能夠使葡萄成熟的同時還保持新鮮度。

特黑索村的土壤中沙子含量是 3 個村裏最高的,在一些地塊種出的葡萄能釀造具有香水般香氣的巴巴萊斯科。這種葡萄酒非常優雅,而且在年輕時就能飲用,不過大多數還是會陳年 10 年以上。而聖羅科村釀造巴巴萊斯科則是最容易親近、簡單易飲的。

這裏著名的葡萄園有卡索園(Casot)、曼佐拉園(Manzola)、瓦雷拉諾園(Valeirano)、內沃園(Nervo)、博納多園(Bernadot)和帕由拉園(Pajore)。

3、代表酒莊

(1)瑞茲酒莊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瑞茲酒莊(Rizzi)創立於 1974 年,是巴巴萊斯科產區最大、最有趣、最重要的葡萄酒莊園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尊爲該地區的頭牌酒莊。2006 年,該家族的酒窖完全轉變爲太陽能能源,是該地區第一個太陽能酒莊,也是歐洲最大的無論是住家還是酒窖都完全依賴太陽能的酒莊。

瑞茲酒莊的葡萄園現在已經超過了35公頃,其中,15 公頃種植着內比奧羅葡萄,其餘部分分別種植多姿桃、巴貝拉、弗雷伊薩(Freisa)和莫斯卡託。此外,自從 1978 年開始,瑞茲酒莊還種植了霞多麗(Chardonnay)和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藤。

  • 瑞茲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15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23,000 瓶

瑞茲釀造巴巴萊斯科完全以風土爲導向,拒絕任何可能犧牲內比奧羅天然香氣和風味的釀酒方式。釀酒用的葡萄全部來自酒莊自己的葡萄園,其中內沃園巴巴萊斯科是酒莊最優雅的酒款,園內海拔在 310 到 370 米之間的山坡上,加上土壤中的沙子,使釀出的葡萄酒很有複雜度和精緻度。2008 年份是慷慨的,紫羅蘭、玫瑰花瓣、森林地表和香料味配合着草莓、櫻桃、肉桂和甘草風味,還帶有一些礦物質口感,單寧絲滑,適合 2014-2030 年喝。

帕由拉園是另一個非常出色的單一園,它與巴巴萊斯科村接壤,海拔在 230 到 300 米之間,山坡朝南。2008 年份展現出非常多的花香、紅色水果和香料香氣,還帶有泥土和皮革的氣息。口感是草莓、樹莓和香料、甘草、礦物質風味,單寧強壯而精緻,酸度清新,到 2023 年喝最好。2010 年也是非常慷慨的年份,結構和精緻度都很好。

(2)維格奈利酒莊


巴巴萊斯科 3 大產區詳解,看看最好喝的在哪裏



維格奈利(Cantina Vignaioli Elvio Pertinace)位於特黑索村和巴巴萊斯科村之間,是一個小型合作社,釀造經典的巴巴萊斯科。酒質佳,價格不高,這個酒莊的性價比在整個意大利都是數一數二。

酒莊由馬里奧·巴貝羅(Mario Barbero)聯合特黑索村的 13 位小型種植者共同建立於 1973 年,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用本地葡萄(主要是內比奧羅)釀造優質葡萄酒,並建立一個品牌。多年來,該酒莊投資了新設備和裝修,現在有 15 名成員,種植約 80 公頃的當地葡萄。最近,合作社由於規模擴張正在尋找新的總部,以接受更多的成員並增加產量。

  • 維格奈利的巴巴萊斯科


巴巴萊斯科種植面積:30 公頃

巴巴萊斯科年產量:100,000 瓶

酒莊優質的單一園巴巴萊斯科有卡斯特利薩諾園(Castellizano)、瑪卡里尼園(Marcarini)和內沃園。其中內沃園完全朝南,同時有着幾近完美的海拔,從而培養出了結構與精緻度並存的巴巴萊斯科。2008 年份有豐富的紫羅蘭、泥土、松露和橘皮香氣,還帶着一絲皮革的氣息。櫻桃味明顯,伴隨着香料風味。最佳適飲期爲 2015 到2028 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