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因爲有了這條古戰道,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北宋才抵禦住遼軍鐵騎的強大攻勢,後來冀中平原大打地道戰,所挖地道與古戰道相似,極有可能借鑑了古戰道的長處。據記載,永清由唐玄宗賜名,到了北宋,永清是宋遼兩國的邊境。

在河北永清縣,築有一條可與萬里長城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有關專家雲集這裏考察後,無不讚嘆它的宏偉壯觀,被稱之爲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據勘察,宋遼地下古戰道,東西長約65公里,南北寬約21.5公里,總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涉及6個鄉鎮11個村莊。洞中發現有水缸、瓷碗、銅錢等物,及大量陶瓷、銅箭、盾牌等兵器。洞的出口處,有的與水井相通,有的與古廟、石塔、古樹相通,還有的與民房、水溝、石橋相通,使人難以發現。由於戰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設計精巧,佈局嚴謹,地道通向哪裏,至令讓專家們一頭霧水。

宋國爲何要在永清,開挖這種堅固的防禦性的地道呢?據記載,永清由唐玄宗賜名,到了北宋,永清是宋遼兩國的邊境。當時宋弱,前期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後期遭受金國和蒙古的欺凌。永清處於宋遼接界地,兩國在這一帶曾長期作戰,發生過無數悲壯慘烈的戰事。

古戰道是北宋爲保國安民而造,也確實起到了拒敵安境的作用。一直到公元1127年,仍然是中原與遼、金的國界,這條邊界穩定了200餘年。正是因爲有了這條古戰道,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北宋才抵禦住遼軍鐵騎的強大攻勢,後來冀中平原大打地道戰,所挖地道與古戰道相似,極有可能借鑑了古戰道的長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