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祈禱落幕時》的最後,恭哥找到了母親離家的真相,與父親完成了人生的和解。壹哥你說,感情這東西(包括親情和愛情),真的能把人扭曲成怪物啊。

昨天小壹終於追完了《都挺好》,大晚上的給我發了條微信:

壹哥你說,感情這東西(包括親情和愛情),真的能把人扭曲成怪物啊?

我心想,你這家庭幸福的小公主,哪能體會到原生家庭那種不可逆的傷害。

但換個角度,感情讓人扭曲,可以是慣常理解的“缺愛”。

但少數時候,“滿溢的愛”,亦然。

《殭屍》中,老太不捨意外死去的老伴,爲求復活,不惜用古法煉成喪屍厲鬼。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鮑起靜那段對着喪屍自言自語的長鏡頭,一些人看的不寒而慄,但也有很多人直接被感動哭。

這就是愛的力量吧——即便極致到扭曲,終究有着震撼心靈的動人。

上月末,壹哥做四月前瞻時,推薦過一部影片,因爲提前看過,不想夾雜太多個人情緒,所以當時的文字很是剋制。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幾天前,電影在全國辦了大規模點映,壹哥又跑去大銀幕重看,依然感動地稀里嘩啦。

人爲了愛,到底可以隱忍、扭曲和犧牲到何種程度?這部新片給出了答案。

電影明天公映,忍不住了,今天就來跟各位好好聊聊——《祈禱落幕時》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2017年5月,東京都荒川區。

一所公寓內發現一具腐爛的女屍,身份不明,死因爲:絞殺。

幾天前,就在距公寓不遠處的大橋下,另一具燒焦的屍體被發現,死因同樣爲:絞殺。

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共同指向了公寓的主人,下落不明的老人越川睦夫。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女屍的身份很快被查明,是40歲的押穀道子,她生前居住在彥根市,剛剛來東京探訪朋友。

她探訪的朋友,是初中好友,如今在東京做戲劇導演的淺居博美。

不過,淺居的不在場證明很有說服力,警方只好另尋線索。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同時,嫌疑人越川睦夫的那條線索也走向了死衚衕。

因爲,他正是那具被燒焦的男屍。

突破口來了:

警方在搜查越川睦夫的遺留物品中,牆上掛着的日曆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日曆的每個月份,分別對應寫着東京十二座橋的名字。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而淺居家中的一張合影,讓警方找到了那個幫助破案的關鍵,他就是影片的主角:

加賀恭一郎。

壹哥喜歡稱呼他,恭哥。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一聽到這個案子,恭哥立刻來了興趣,原因卻出乎意料:

他母親的遺物中,也有一本日曆,每個月份同樣對應寫着東京的十二座橋。

很快鑑定結果出來了,兩本日曆上的筆跡出自同一個人。

破案的關鍵疑點目前有三:

十二橋名到底背後有何含義?

淺居博美與越川睦夫、加賀恭一郎都是什麼關係?

恭哥本人又和這兩起殺人案,有怎樣的聯繫?

三條線交織在一起,哪知道即將奏起的,是一曲跨度長達三十年的命運交響。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爲了不影響各位自行解謎的樂趣,壹哥就不再更多的劇透了。

不過,有一點是要再次提醒的,這樣一個懸念重重的推理故事,除了複雜精密的佈局與層層解謎的快感,還有一個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觀感體驗。

就像這位網友的評論:催淚大戲。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事實上,如果你注意到了海報上東野圭吾的名字,想必也就明白了。

作爲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外國作家之一,壹哥直到現在逛書店,都還能看到五年前出版的《解憂雜貨店》,依然被放在熱賣的位置。

《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對很多人來說,東野圭吾的小說即使沒看過,也肯定聽過。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而關於這部《祈禱落幕時》,日本讀者的一句評價可謂點睛:

又找到了東野圭吾的“魂”。

這所謂的“魂”,就是錯綜複雜的離奇案件之下,隱藏的社會現狀,與人性帶着扭曲的善與惡。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熟悉推理小說的胖友都瞭解,不同於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本格推理,東野圭吾更執着於社會推理。

前者重在解謎,觀看的快感往往來自於“誰是兇手”和“如何行兇”;

後者意在動機,和背後的人性解剖,也就是“TA爲什麼行兇”。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於是,我們在東野大叔的作品中(尤其是中後期),往往能看到一出又一出社會奇情,犯罪者往往陷入情與法的困境,最終釀成人倫的悲劇,社會的慘案。

這一次的《祈禱落幕時》,便是東野圭吾又一次奇情與人倫的極致表達。

它同時還有另一層情感,作爲加賀恭一郎“新參者”系列的完結篇,我們要正式向恭哥說再見了。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我不是什麼人物,在這條街上,我只是一個新參者。”

東野大叔在寫作上向來手速極快,出道三十多年,出版90多部作品,一年平均三部,相當高產。

這麼多作品中,除了一些獨立小說,最重要的臺柱子有兩個:

《神探伽利略》系列和《新參者》系列。

這兩個系列打造了一對齊名的大偵探,《伽利略》中的湯川學,以及《新參者》中的加賀恭一郎。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相比湯川學的“神探”,恭哥的“新參者”——翻譯成中文就是新人、菜鳥——顯然要接地氣得多。

他從不是一個高段位、高智商的玩家,身份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片兒警。恭哥的日常,就是查查案,串串街,嘮嘮嗑,順便排隊買買人形燒(一種日式點心)。

他身上的煙火氣,也恰恰成爲每次破案的關鍵——普通人的生活,讓他善於觀察身邊,洞悉人性。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對於這樣一個好人緣的片兒警大叔,東野圭吾在他的告別篇中可謂是用心良苦。

《祈禱落幕時》中,向來在推理案件中以旁觀者出現的探案者,罕見的如此深度介入到了案件當中。東野的手法之巧妙即在於此:

在完結篇中,讓主人公貫穿三十年的人生心結,隨着案件的偵破,一併解開。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具體的設計上,東野圭吾通過一次案件,展現了兩個相似家庭的不同命運。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兩個拋夫棄子的母親:

一個是恭哥的母親,一個就是淺居博美的母親。她們不辭而別的理由雖有不同,但都對孩子留下了縈繞終生的陰影。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恭哥將母親的離開怪罪於父親,導致父子關係一直不好。而在母親離世後,他用16年的時間試圖找到母親晚年的情人,只爲了知曉母親的晚年生活過得怎樣,是否幸福。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淺居博美,身世則要悲慘得多。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父親性格懦弱,強勢的母親出軌成性,更在離開之前以丈夫的名義借下鉅額高利貸——電影中最惡的那個形象,非她莫屬了。

父女兩人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被迫逃亡他鄉。

而兩人的悲劇命運,還遠未結束。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上面那張劇照中,淺居博美背後的浮世繪《神奈川衝浪裏》,濃縮了這對父女命運的奇詭與沉重。

畫中海浪滔天,舟中之人與天鬥,與命運鬥,可坐於畫前的人早已想通了一點:

命運如此,即便人定勝天,又何嘗不是苟活。

陰差陽錯之間,命運的黑手讓良善之人犯下血案,父女從此天各一方,也就此揭開了影片背後最令人心如刀割的真相。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這裏的父親,和東野過往的經典《白夜行》、《幻夜》、《嫌疑人X的獻身》類似,都是在情面前可以做出驚人犧牲的奉獻型人格。

他隱姓埋名26年,和女兒每年只能像特務接頭一樣,偶爾見面,短暫聯繫。

父愛如山,自己的人生已毀,他便反覆對女兒說着:你一定要幸福啊。

可命運的殘酷冰冷正在於此:

再真摯清澈的愛,在扭曲無情的現實之下,也會讓人墜入深淵。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父親愈是良善,愈是無我地犧牲,就愈讓我們這些觀者揪心地痛。

一切罪過,沾滿鮮血的手,都被無形的命運操控着。

掙扎、憤怒、無奈,卻始終擺脫不能。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想到此,壹哥再次唏噓感嘆。

或許,你已經從這輕微劇透中,猜到了故事的真相,但相信我:

這個人倫悲劇真正的謎底,比你想象的,要揪心得多的多。

看過點映的觀衆,也都強調了催淚成爲最意外的觀影亮點。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再多想想,這大概也是,我們如此熱愛推理故事的原因吧。

日常的生活太過平庸,雖說人生回看,巴不得年年歲月靜好。

但從那一樁樁奇情案件當中,我們也一次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脆弱與珍貴。

父愛子、母愛女、丈夫愛妻子、朋友鄰里愛彼此,很多生活中的情感往往因爲來得容易,讓我們都常常忽略:

這些所謂人之常情,舍予他人,其實有多麼的不易。

這對背離人倫的父女,賺取了我上半年最多的淚

《祈禱落幕時》的最後,恭哥找到了母親離家的真相,與父親完成了人生的和解。他最終明白了,父母對自己那份深沉的愛。

從某種程度上,他是幸運的。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接收不到父母羞於表達的內斂之愛,如此東方式的情感溝通,已經深入骨髓。

到這裏,壹哥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句:

過去十年,東野圭吾最好的影視改編作品,就是它了。

明天,電影正式公映,願各位都能盡情感受這世上的善意與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