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战中,战斗机是“猎物”,导弹是“猎人”,那么当战机被导弹锁定之后,飞行员应该怎么办?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在各类战争影视作品之中,当战斗机被导弹锁定之后,战机在空中闪展腾挪、导弹则在后面紧追不舍,而飞行员往往会驾驶战机左摇右晃摆脱导弹,看上去十分惊险刺激,让人大呼过瘾。


影视作品终究是虚构的,那么现实又是如何呢?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空对空导弹和地对空导弹的命中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五代隐身战机拥有优秀的超视距打击能力,一旦被锁定,那么战机被击中的概率在90%以上,因此军事专家表示千万不要被影视剧给骗了,战机一旦被导弹锁定,基本上没有完美躲避的可能,飞行员一般只能选择弹射逃生。


那么为什么战机一旦被导弹锁定就“难逃魔爪”呢?其一是速度,战斗机的速度一般只能达到2倍音速,就算是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最大速度也只是2.25马赫,而空空导弹的速度一般能够达到4倍音速,还有一些导弹甚至可以达到6倍音速以上,因此单从速度来看,战斗机根本就没有导弹快,一旦导弹锁定战机,那么就会以更快的速度追击战机,战机基本上在劫难逃。


你或许会困惑,战机有飞行技术精湛的飞行员驾驶,他们可以机动驾驶、闪展腾挪,从而躲避导弹的追击,就算导弹飞得再快,追击方向不对也没用,影视作品中都是这样演绎的。这是不对的,现代导弹发展迅速,具备多种制导方式,能够自动寻敌,灵活性一点都不输于战斗机,飞行员再怎么厉害也是一个人,有人体极限限制,因此战斗机只能做出8到10个G的过载机动,而导弹则不同,一般在12个G以上。战机和导弹相比,一方面速度慢,一方面机动性差,因此战机被导弹锁定后基本上没办法脱身。


那么如何让战斗机避免强大的导弹袭击呢?其一,直接从源头做起,研制更加先进的隐身战机,只要战机隐身性足够好,敌机雷达压根就无法锁定。其二,携带更加先进的电子干扰装置,使导弹的引导头失效,从而摆脱锁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