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國位於太平洋海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5架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撤出。自此,號稱可以威脅亞洲和西太平洋潛在敵人、安撫區域盟友的關鍵武器連續16年的駐紮行動就此終結。由於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的航母因爲疫情失去了戰鬥力,在轟炸機撤出之後出現了罕見的既無航母也無戰略轟炸機一幕。

連日來,對於美軍此次軍事部署調整猜測不斷,普遍的觀點認爲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在關島空軍基地爆發,美軍不得不把戰略轟炸機調回本土進行應對;二是美國已經改變戰略武器全球部署的方式,由可預見性部署改變了彈性部署,是爲了應對新的國際戰略安全需要所做的調整,可以避免戰爭時期這些轟炸機遭到中程彈道導彈打擊被“團滅”在地面。


國內軍事專家認爲,疫情因素導致B-52從關島撤出的可能性存在,但仍然難以令人信服。美軍在關島的疫情主要來自於“羅斯福”號航母,確診人數在突破了800人,雖然不排除病毒從海軍向空軍蔓延的可能性,但是因此就需要開着戰略轟炸機回美國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二個可能是美軍主動調整戰略部署的結果。關島雖然是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但是的確處於戰略競爭對手各種中程導彈的射程之內,和平時期在關島長期部署戰略轟炸機雖然能起到戰略威脅效果,同時也等於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凱特表示,美軍此次修改戰作策略,就讓要把戰略轟炸變成一種可以隨時出現的武器,要打破作戰的可預見性,是提升戰略轟炸機安全部署的一種改變。


蘭德智庫研究員也表示,美軍轟炸機的部署方式一直以來爲衆人所熟知,在戰爭時間可以被擁有能力的對手輕而易舉就擊毀,這就是可預測、模式固定軍事部署的不足,放大了美軍作戰的致命弱點。美軍方人士表示,這些轟炸如果從美國本土起飛,對波斯灣等地的潛在高威脅目標的響應速度更快,而且有需要時還可以將B-52部署到關島。

不過,美軍此次撤軍還是引起了盟友的關注。有分析認爲,在韓國、日本等盟友不願意分擔更多軍費的情況下,美國從關島撤出轟炸機實際上是在給盟友施壓。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分析師萊頓也表示,美軍把戰略轟炸機從關島撤走已經給太平洋地區的盟友傳達了明確的戰略訊號,美國不再把保護盟友當成主要任務,正在一點點抽身。萊頓認爲,戰略轟炸機在和平時期的主要作用是明示戰力投放能力,美軍方所說的撤出是爲了強大該地區戰力的說法沒有說服力,表明美國在減小亞太地區的軍力投入。


顯而易見,美軍此次撤出轟炸機並不尋常,改變固定軍事部署戰略的說法有一定說服力,但是在和平時期是否有必要實施值得商榷。反而是另外三種可能性更大,一是美軍有可能有預謀的挑起軍事衝突,因爲害怕關島基本被報復,所以才提前安排轟炸機撤出;另一種可能性是調動這批轟炸機去執行別的備戰任務,而且目標很可能是美軍所說的波斯灣地區敵對國家;最後一種可能性是對韓國這樣不願意提高軍事分攤費的盟國發出警告,駐韓美軍從4月1日起實際上已經停罷,再把關島轟炸機撤出可以看成是另一種施壓。


自從美國成爲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爲美國會通過挑起一場戰爭來達到轉移社會矛盾的可能。考慮到美軍與伊朗近期在波斯灣發生的軍事對峙,特朗普甚至已經下令海軍可以對伊朗艦艇開火,雙方的確存在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特朗普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疫情失控導致民意支持率大降,能夠獲得連任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戰爭的爆發就會讓特朗普變成真正的“戰時總統”,美國大選也可能因此而推遲,這纔是他獲取連任最可能的“王牌”。因此,任何被美國敵視的國家都需要警惕美軍這次軍事部署調整,這絕對是一個不尋常的信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