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几千年,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有很多受到传颂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谜案。最近也越来越多人喜欢研究明史,从多年前热播的几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女医明妃传》开始,到近期的《大明风华》,题材都和明朝有关,大家都对明朝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前后共延续了276年。在这276年间,有洪武,永乐的强盛,有弘治,万历的中兴。有天启,崇祯的衰亡。有国泰民安的岁月,有惊心动魄的变故,有风云变幻的斗争。明朝是一个既熟悉无比,又雾里看花的年代;一个既强大勇武,又封闭内敛的帝国。在这276年间,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的人和事,每个人,每段历史,都可以让人一一细品。其中,在明初,最为人熟知,并引发争论的,无非就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

建文元年八月,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和建文帝开展了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被攻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但是,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他真正命运变成一个谜。于是,永乐大帝朱棣在他的执政期间,除了成就了《永乐大典》,迁都北平,北伐蒙古,郑和下西洋外,找建文帝也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他把找建文帝这件秘密的任务,交给了胡濙去做。

胡濙用了接近二十多年时间,遍寻全国,各个寺庙,名山大川,都没有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在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在睡觉时,被内侍叫醒,说胡濙拜见。朱棣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绝不可能私自回来的。此刻胡濙不经请示,深夜到访必然只有一个原因——他找到建文帝了。


胡濙见到了朱棣,告诉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

“至是疑始释”这五个字,告诉了我们,胡濙是已经完成朱棣交给他的任务了。通过推理,可以知道:建文帝尚在!假设建文帝真的死了,胡濙只需要跟皇上汇报说,那个人死了,就完了。

既然“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谈了那么久,可见,建文帝在当时是健在的。假设,胡濙找不到建文帝,他是绝对不会贸贸然深夜到访,吵着皇帝睡觉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那么他们聊了什么呢,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建文帝对胡濙说过的话,必然就是胡濙和朱棣的谈话内容。

“至是疑始释”,我们又再进行推断,当年的臣子胡濙,应该是除了向建文帝行礼叙旧外,其谈话必然只有一个主题——你的打算。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看上去也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秘密。但是,经历了二十年,永乐大帝让大明帝国带来了强盛,文治武功,相信作为平民的建文帝也很难再和朱棣争霸天下,加上性格使然,建文帝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朱棣争。你做你的好皇帝,我做我的老百姓,平静的活下去。


建文帝之谜,看来已经水落石出了。在“靖难之役”,建文帝并不如坊间传言的被烧死,但是他是如何逃离的,去了哪里,做什么,到底是不是做和尚?这个我们无法推断,历史有趣之处,就是留下很多疑团,让我们抽丝剥茧,推理分析,从而慢慢接近其最真实的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