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艾滋病 (AIDS)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它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极其巨大。因此,早诊断、早发现对于及早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减少社会影响非常重要。

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哪些人是艾滋病高危人群

艾滋病如何传播

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一样,传播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艾滋病的传染源是AIDS病人和携带者,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

艾滋病是一种体液传播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传播途径:

1.性传播,特别是男同性恋人群,

2.血液传播,包括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手术、拔牙、美容时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都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人群普遍易感。男同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依赖者、与HIV经常有性接触者,属于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日常的接触如昆虫叮咬、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

首先来看流行病学史,艾滋病患者一定具有以下一个流行病学方面的因素:静脉注射毒品史;多个性伴和不洁性生活史;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史;HIV抗体阳性所生的子女;其它(如职业暴露或医源性感染史)。

其次就是临床表现:高危对象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红斑样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考虑急性HIV感染。感染进入无症状期多无任何表现,也可有淋巴结肿大,疲劳,乏力等。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两部分:HIV病毒组成成分的相关检查;HIV损伤CD4+免疫细胞后的免疫学检查。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了解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后,我们就知道了艾滋病的预防也应该像其他传染病一样,需要管理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阻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一环。

管理传染源包括:发现HIV感染者,按乙类传染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高危人群普查HIV感染;隔离治疗病人、监控无症状HIV感染者、加强国境检疫。

切断传播途径包括:广泛宣传教育、静脉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严禁性乱,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规范性病治疗、控制HIV的医源性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再具体一点就是:正确选择性伴侣,在性活动中全程使用安全套,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输血、拔牙、纹身等医疗活动,杜绝吸毒,不共用针管吸毒,刮脸刀和牙刷不要互相借用。

当艾滋病患者为女性时应当注意:尽可能不怀孕,怀孕后要到正规医院给予抗病毒治疗,生产过程需要选择剖宫产,不能母乳喂养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教授 叶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