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柏縣是雲南省楚雄自治州下轄縣,建於西漢,古屬益州郡,轄今易門、雙柏二縣及新平縣的西北地區。地處滇中腹地,哀牢山脈以東,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雲南省會昆明210公里。

2011年雙柏縣轄5鎮3鄉、84個村委會、1540個村民小組、1845個自然村,總面積4045平方公里。雙柏縣內無一平方公里完整的平壩,山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9.7% 。2011年末雙柏縣總人口15.97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9.2%,境內居住着漢、彝、回、苗、哈尼等18種民族。2011年雙柏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億元;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6616萬元。2012年雙柏縣被文化部命名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雙柏縣彝族文化之鄉”。

雙柏縣建於西漢元封二年置益州郡,轄今雙柏、易門二縣及新平縣的西北地區,納入中原王朝郡縣管轄。

東漢末年,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爲建寧郡,屬建寧。鄂嘉屬永昌郡。晉泰始七年歸轄寧州。唐初屬昆州。南詔國時爲銀生節度地。宋大理時隸屬威楚府。蒙古忽必烈滅大理國後,立摩芻千戶所和鄂嘉千戶所,屬威楚萬戶府,自此爲今雙柏縣行政區劃之始。元至元十二年改摩芻千戶所爲南安州,領廣通縣。改鄂嘉千戶所爲鄂嘉縣。

明洪武十五年裁除廣通縣直屬楚雄府。清康熙八年,裁除鄂嘉縣,改設羅甸裏,歸南安州轄。民國元年南安州改爲南安縣,因與江西省南安府重名,更名摩芻縣。民國十八年,正式恢復漢時雙柏縣名。

1950年1月21日,雙柏縣人民政府成立,縣政府駐雲龍。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雙柏縣爲州轄16縣之一。1958年10月合併楚雄縣。1959年10月復置縣後,因縣城偏於縣境一隅,遂遷建於妥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