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红帽"告诉小朋友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白雪公主"告诉小朋友王子和公主的都会有美好的结局,"三只小猪"告诉孩子凡事不要走捷径,这些故事还用跟孩子讲吗。比如,现在学龄前儿童学的联想记忆法,让孩子把太阳,彩虹,棒棒糖,耳麦,单车,香蕉皮,毫无关联的东西在一起很难记全,但是如果让小朋友编一个故事来记,很快都能记住。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担心,听了太多的童话故事会让小孩对现实生活产生许多幻想。有些道理直接告诉孩子不就可以了吗?

该不该告诉孩子

"小红帽"告诉小朋友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白雪公主"告诉小朋友王子和公主的都会有美好的结局,"三只小猪"告诉孩子凡事不要走捷径,这些故事还用跟孩子讲吗?

经典的童话故事经久不衰,保留至今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

好的故事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比起教科书式的说教,小朋友的大脑更喜欢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让孩子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大脑神经亢奋,注意力集中,整个听觉,视觉都会激活。所以不要告诉孩子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要破坏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故事是架起虚拟到现实的一座桥梁。他们在故事中听到的东西在现实中遇到时大脑里会有一个预判。故事里展现了人生中遇到的无数种可能,孩子不一定要真实的去体验,但通过故事他们会知道遇到问题该怎么样去解决。

该不该告诉孩子

而对于各个学科的启蒙,大多也都是从故事开始的。比如,现在学龄前儿童学的联想记忆法,让孩子把太阳,彩虹,棒棒糖,耳麦,单车,香蕉皮,毫无关联的东西在一起很难记全,但是如果让小朋友编一个故事来记,很快都能记住。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妈妈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去理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比如,你直接跟宝宝说"在商场的时候一定要拉着妈妈的手,不然很容易走丢,"他不一定能记住,但如果你告诉他"最近有一个小朋友在商场走丢了,她哭呀哭,哭的很伤心,四周都是陌生人他不知道该跟谁求救,他的爸爸妈妈很着急,商场的叔叔阿姨都在帮忙找,最后小朋友在商场的楼道里找到了,小朋友当时吓坏了,幸好当时没有坏人,不然被坏人盯上,很可能小朋友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加深孩子对危险的理解。

该不该告诉孩子

带有恐吓性质的故事是不能跟孩子讲的,尤其2-4岁的幼儿,不仅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还是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恐惧,小的时候我们也听过不少故事,在我印象对最深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狼外婆"。

那时候的童话故事多是大人讲出来为了吓唬管理小孩的,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现在想起那个故事都觉得害怕,故事说的是妈妈外出让两个小孩独自在家,临走时叮咛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当妈妈走后,一只狼来敲门,两个小朋友说妈妈没在不能开门,那个狼就说自己是外婆,对孩子各种引诱,孩子把门开了,狼外婆进来后把两个小朋友哄睡着了,这时候狼把妹妹抓起来吃掉了,发出了咯咯的声音,姐姐被吵醒问什么声音,狼说她在吃豆豆,姐姐睡着后,狼把姐姐也吃掉了。

该不该告诉孩子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但不敢给陌生人开门,自己晚上一个人睡觉都害怕,要用被子闷着头才能睡着,并且这个故事也是我脑海里记忆最清楚的故事。

所以父母在筛选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儿童阅读,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的读物。

您给孩子选择的绘本有哪些,欢迎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