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轟炸機作爲遠程轟炸打擊的進攻性武器,強調戰略地位,也是大國強化轟炸機重要性,是執行戰略威懾力量法寶。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機礙於當時條件和科技,很難部署遠程導彈打擊,而是作爲投送炸彈的運輸工具。因此,此時轟炸機在先進程度跟當代轟炸機不可同日而語。在二次世界大戰影視劇,轟炸機直接在上空投擲炸彈,對地面進行轟炸任務。可見,轟炸機已經在戰爭中廣泛使用,其未來重要性價值也得到體現。歐洲大陸的英法德意等國家空軍裝備轟炸機也是相當廣泛。作爲歐洲大陸的強國,法國在轟炸機也是不甘心落後,空軍裝備多款轟炸機,其中一款則是本篇主角—MB.200轟炸機。
研製背景
德國逐漸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過來,再加上軍事實力的增加,法國爲應對德國的崛起,渴望裝備新型轟炸機取代LeO 20系列轟炸機,補充空軍來面對德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因此,1932年法國空軍BN.5轟炸機(即夜間五人轟炸機)。新型轟炸機作戰實力和標準:
1、轟炸機速度達到300km/h,航程超過1000公里,攜帶2噸重炸彈負荷
2、武器裝備:攜帶三門7.5 mm防禦機槍,而發動機數量不在硬性指標。
在衆多的參與者中,最終法國布洛赫公司斬獲新型轟炸機研發項目,而布洛赫公司即現在法國著名戰機制造商達索公司前身。MB.200轟炸機也是在法國空軍面對德國威脅中誕生的一款白夜間轟炸機。
MB.200轟炸機特徵
MB.200轟炸機採用全金屬結構,也是法國在上世紀30年代典型多邊角轟炸機,這是一款雙發引擎懸臂單翼中型轟炸機,具有堅固的機翼和矩形機身。但是,由於矩形緣故導致起落架無法伸縮,只能採用固定起落架和尾輪。雖然,MB.200轟炸機採用金屬蒙皮和封閉機艙等現代特徵,整體依然延續當時轟炸機特點:爲獲得視野,採用矩形窗玻璃結構。
由於MB.200轟炸機安裝半球形的射擊塔,機頭略微光滑,而防禦機槍位置部署在機鼻上方,以保證轟炸機前部側面和頂部受到攻擊,同時爲增加轟炸機的縱向穩定性,在側面進行加固“肋骨”處理。整體而言,法國MB.200轟炸機整體設計依然相當保守和落後,而且採用全金屬機身導致輪廓非常棱角分明。雖然在局部進行加固和保護措施。可是,只是部署三門機槍作爲防禦武器相對較弱,再加上側面“肋骨”設計,都導致氣動佈局有待欠佳。而且,厚實的機翼位置過於偏高,在增加升力的同時影響速度的不利情況。
MB.200轟炸機研發過程
MB.200轟炸機首架原型機在1933年進行試飛,裝備兩臺14Krsd“米斯特拉爾-梅傑”星形活塞式發動機,每臺發動機尾760馬力驅動三螺旋槳,發動機震動導致速度達不到法國空軍標準,只有230km/h。但是,法國空軍堅持對MB.200轟炸機顯示出性能也是十分滿意,堅持認爲速度的降低是微不足道,執行夜間轟炸機時,速度降低對轟炸目標不存在影響。其實,MB.200轟炸機在當時飛行速度降低,已經造成很嚴重後果,在同時期英國轟炸機都超過法國MB.200轟炸機,何況MB.200轟炸機根本達不到意大利BR.20轟炸機最高速度達到432km/h標準。因此,MB.200轟炸機只是落後時代的轟炸機。
在MB.200轟炸機裝備法國空軍時,法國布洛赫公司已經清楚意識到MB.200轟炸機性能落後同時代的轟炸機,最突出特點則是上單翼機翼和固定式起落架裝置。因此,決定在MB.200轟炸機基礎上研發新型轟炸機,採用下單翼機翼和起落架主體部分可收縮,收縮到發動機機艙下方,同時增加發動機性能獲得提升,每臺發動機動力達到870馬力,在進行原型機試飛工作中,肯定動力裝置提升和改進型起落架裝置更加具有優越性,同時在局部進行微調,決定以低廉價格推售給法國空軍,這就是改進版本的MB.200B4轟炸機。
相對前者,MB.200B4轟炸機整體實力提升不少。雖然,法國空軍驕傲強調MB.200B4轟炸機極其成功,也無法掩蓋這款轟炸機存在問題,例如發動機動力不,這導致飛機無法持續獲得最大起飛重量,再加上發動機發熱問題無法解決,卡殼時常發生面臨墜機危險,隨後更換爲兩臺14N-10型星形活塞式發動機。但是依然無法掩蓋這款發動機的問題,何況這是英國已經裝備更加先進的HP.50“海福德”雙翼飛機。因此,法國轟炸機落後性能也爲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埋下伏筆。
MB.200轟炸機服役情況
MB.200轟炸機整體性能不佳,而法國空軍傲慢堅持裝備MB.200轟炸機,而且全世界裝備數量也是達到幾百架規模,相反卻對法國空軍整體實力相當有限,至於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對德國空軍被吊打,原本寄希望阻擋德國崛起的步伐和壓制德國。結果事與願違MB.200轟炸機慘敗讓法國空軍醒悟。其中,法國空軍裝備MB.200系列轟炸機達到208架,裝備12個法國轟炸機中隊,而非法國裝備MB.200轟炸機例如167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爆發前,法國已經逐步退役MB.200轟炸機,可是依然裝備着上百架MB.200轟炸機,作爲法國空軍最重要轟炸機,MB.200轟炸機撐不起法國空軍的門面。
MB.200轟炸機慘敗戰績
MB.200轟炸機作爲法國空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轟炸機,在對德國執行轟炸機任務,結果遭遇慘重的損失代價。此時,法國空軍意識到這款轟炸機根本不適合當時的戰爭,而且這些轟炸機最終相當一部分變爲德國戰利品。這不得不說,法國MB.200轟炸機悲哀,本來法國轟炸機在研製之初就已經意識到其落後性能,而法國空軍卻堅持裝備兩百多架,在戰場卻未得到任何收益,法國空軍和MB.200轟炸機確實是相當悲哀的主角。
結束語:
法國空軍清楚MB.200轟炸機性能根本達不到最初標準,反而執意裝備空軍,這種矇眼看世界的態度已經鑄下大錯。雖然,布洛赫公司儘量改善MB.200轟炸機作戰指標。但是,始終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其速度最高速度只達到285km/h,而且在實際裝備中載彈負荷也很少超過1000千克。因此在戰爭中,法國緊急將MB.200轟炸機剔除一線作戰。法國空軍犯下的錯誤最終得到教訓,但是失去的時間不可能在重新倒流,法國空軍對MB.200轟炸機留下太多的烙印,而且這些烙印也伴隨着法國空軍的恥辱,這在法國高盧雄雞航空史上也是打下深深的印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