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在幫助太子斂財的過程中,鬧出了命案,在這種情況下,老四雍正主動退出,而老八抓住機會主動請纓,然後通過不光彩的手段挖到了肖國興,這個掌握太子斂財的證據的污點證人。在太子不堪壓力辭去戶部主管的時候,就表示康熙對這個兒子不滿意,沒有擔當,因此太子基本上時沒有希望當皇帝了。

“肖國興案”老八胤禩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基本葬送了老八胤禩繼承皇位的可能。

“肖國興案”的起因

當時的太子胤礽掌管着戶部,但是這位太子作風不正,通過戶部大肆拉攏官員,並且假公濟私,最後弄出來一個大窟窿。而這位肖國興就是幫助太子斂財的一個人物。

在太子不堪壓力辭去戶部主管的時候,就表示康熙對這個兒子不滿意,沒有擔當,因此太子基本上時沒有希望當皇帝了。

經過

因爲在幫助太子斂財的過程中,鬧出了命案,在這種情況下,老四雍正主動退出,而老八抓住機會主動請纓,然後通過不光彩的手段挖到了肖國興,這個掌握太子斂財的證據的污點證人。

然後肖國興就成爲了老八的馬前卒,於是在胤礽的授意下跑到皇宮揭發太子去了。

結果

老八雖然通過這件事扳倒了太子,但是老八這種陰險的手段也爲康熙不喜,更何況這次在康熙看來就是老八在比自己廢太子。

兒子逼迫老子,更何況這老子還是帝國皇帝,這讓康熙能好受嗎,在這件事以後,康熙心理也基本上把老八踢出了皇位繼承人序列。

在《雍正王朝》中,胤禩做了這件事以後,康熙就說了一句話:其心可誅“。

總的來說,就是胤禩太心急了,他應該把這件事處理的一絲不漏,不僅要補上戶部的窟窿,而且還要維護皇家的面子,但是胤禩並沒有這麼做,反而在這種情況下,皇家內部先鬥起來了,這是康熙不願看到的。

在歷史上,胤禩的結局而是十分悽慘的,九子奪嫡輸的體無完膚,而且還被康熙圈禁至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