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文芳 張留 通訊員 方序 鄭芬芳 蔡卡特

7月31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醫二院)簽訂合作協議,將在蕭山南部新城建立浙醫二院新院區,總投資30億元,力爭在五年內完成建設。新院區建成後,浙醫二院管理及技術主體力量將遷至新院區。

浙醫二院要搬去蕭山?最新消息來了

蕭山浙二要怎樣建新院區?

根據合作協議內容,浙醫二院新院區將落戶蕭山區南部新城,位於蜀山街道祝家橋社區,蜀山路東側、規劃南四路兩側,總用地面積約500畝,其中含公園綠地、河道綠地等約100畝,可劃撥建設用地約400畝;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包括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用房。

新院區將致力於建設成爲“全球示範性大學醫學中心、國際一流醫療領跑者”,打造“醫療服務優質典範、學科深度交叉平臺、臨牀技術創新中心、醫學人才培養樂園、一流學科孵化基地”。

據悉,院區建設將實行“大綜合+大專科”的模式。

一方面,綜合服務全覆蓋,實現“高效有序整合”,打造綜合創傷中心,擬建設智能化病房、一站式日間手術中心、全球聯通的網絡醫學中心等;

另一方面,專科服務以學科羣爲導向,建設心血管病醫院、腦科醫院、腫瘤醫院、骨運動醫院、康復醫院以及消化病院等六大“專科醫院”。

從團隊建設、空間佈局以及功能定位來看,新院區全面實行醫工信一體化發展理念,同時各專科醫院還將建立靈活的開放機制,可以與若干國際頂級醫療機構合作辦院。

新院區還將依託浙江大學等各類平臺資源,建設國際一流的公共研究平臺、建立臨牀學科研究孵化基地和產學研轉化基地,建設最先進的醫學教育平臺、建立強大的臨牀模擬中心,成爲全世界最一流的醫師培養基地之一。同時,還將建設集生活、餐飲、健身於一體的生活輔助平臺。

蕭山區將建哪些配套資源?

新院區所在的南部新城,背靠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南臨杭州繞城高速蕭山南出口,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此次合作簽約,將成爲南部新城發展的契機。蕭山區將積極爭取加快實施地鐵十一號線和一號線南伸工程、改造提升繞城高速蕭山南出口,着力推進博奧路南伸、蜀山路提升工程和城中村改造,爲新院區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此外,蕭山區將進一步優化區域功能規劃,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按照“產城融合”的思路,以浙醫二院新院區爲核心,結合湘湖保護開發和蕭山南入城口改造提升,在爲新院區跨越式發展提供完善配套的同時,大力推動醫學教育、醫藥產品研發營銷、養老養生、中醫康復等大健康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南部新城形成集“醫、康、養、產、學、研、創新孵化”爲一體的綜合性醫療事業、健康產業發展基地,對標休斯頓德州醫學中心,努力將南部新城打造成在華東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醫療健康新城。

據悉,新院區建成後,浙醫二院管理及技術主體力量將遷至新院區。

浙醫二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屆時,浙醫二院將承擔提高蕭山區醫療水平的義務,按照國家醫改的方向,積極探索區域醫療改革,全面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並將幫助蕭山區醫療機構開展人才隊伍培養和學科建設工作。

浙江新聞+

浙醫二院(前身廣濟醫院)創建於1869年,是浙江省西醫的發源地,也是國內首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百年前,浙醫二院創建了浙江省第一家醫科學校、產科學校、藥科學校,是國內最早的西醫院校之一。醫院現有解放路和濱江兩個院區,牀位3200張,牀均手術量全國第一,手術總量及三四類疑難手術總量、疾病難度係數(CMI)均居全省首位。

醫院擁有國內唯一的英法美歐四國榮譽院士1人、973和國家千萬級重大項目負責人10餘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

近年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數連續7年浙江省排名第一;擁有數十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重點學科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尤以經導管心血管介入治療、複雜白內障診治、大腸腫瘤多學科診治以及急診創傷救治全國領先,產學研一體化有着深遠的影響力,被公認爲“醫院精細化管理和學科創新的典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