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知名音樂人黎小田的祕書登錄黎小田的社交媒體賬號,正式宣佈了黎小田因病辭世的消息。後經多家港媒原因轉載報道,可確認黎小田先生因罹患肺炎不幸辭世。

早在今年5月份,傳出黎小田住院接受治療的消息,當時透露的消息是因肺炎入院。因爲身體原因,黎小田辭演了無線節目《流行經典50年》,後身體有所好轉,前去參加了好友薛家燕的慶功宴。11月29日,再次傳出黎小田病重的消息。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簡單介紹一下黎小田。

黎小田算是音樂名門世家,父親黎草田,活躍於正統音樂界。母親楊莉君,是報界名人,八十年代曾負責《新晚報》的音樂版面,包括流行音樂和正統音樂。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黎小田的母親,楊莉君

有一本書,叫《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歷程(1930s-1950s)》,收錄了十位音樂人的口述。

在書中,黎小田述說了自己和父親黎草田之間的趣事。其中有一件事是:

童年時期的黎小田,就曾被父親強迫學習彈奏鋼琴,但是年幼好動的黎小田總是因爲彈鋼琴的坐姿、手放的姿勢沒少捱過父親的藤條。也因爲這個原因,黎小田很討厭學習鋼琴,卻很喜歡彈吉他。

寵愛他的祖母見他喜愛吉他,就給他買吉他。嚴父見了黎小田在彈吉他,就一把奪過吉他踩爛。踩爛之後,祖母又給買。循環往復了四五次。雖然對吉他的熱愛一直遭到父親的扼殺,但黎小田只要一有空閒就練習彈吉他。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很多人都知道黎小田是位資深音樂人,卻鮮少人知道他還是位童星。

1959年7月,黎小田曾作爲童星出演了國語片《春到濱海》。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童星出道的黎小田

在60年代左右,黎小田喜歡到夏蕙夜總會玩音樂。那時,顧嘉輝是夏蕙夜總會的司琴、領班。黎小田曾表示,在夏蕙夜總會時,在觀看顧嘉輝演奏時偷師了不少。

誰曾想,十年後,黎小田和顧嘉輝成爲香港電視歌曲創作領域的一時瑜亮。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香港著名音樂人顧嘉輝

在1975年左右,黎小田加入了麗的電視,和薛家燕搭檔主持了臺後來很著名的綜藝節目《家燕與小田》。

《家燕與小田》這個節目火到什麼程度呢?麗的電視的對家無線還特意推出《歡樂今宵》與《家燕與小田》打對臺,可見當年這個節目的火爆程度。

《家燕與小田》這檔綜藝一共播了四年,近兩百集。也通過這個節目,薛家燕和黎小田結識了少男少女時期的梅豔芳和張國榮。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這裏插敘一下黎小田和張國榮之間的軼事。

1977年,麗的電視舉辦了亞洲歌唱比賽。根據天涯的素材(黎小田的自述),當時黎小田是該賽事的音樂總監,也有一說是黎小田和薛家燕均是該賽事的評委。

張國榮是第二屆的參賽者,在試音部分,張國榮以一首7分多鐘的英文歌《American Pie》來參賽。黎小田說,沒有任何一個比賽會讓你唱完那麼長的一首歌,要改短一點。

張國榮拒絕了,對黎小田說了句:“It doesn’t make sense”。張國榮的理由是,這首歌自有它的起承轉合,如果改短了就沒意思了。

但是在決賽環節,張國榮還是唱了《American Pie》的三分鐘版本,最後獲得第二名。第一名的那個小夥子,帶了首自己的原創歌曲《朦朧夜雨裏》。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雖然得了第二名,但是黎小田對這個留學英國又很敢說的年輕人,很賞識。

黎小田評價當時的張國榮說:

當時他的唱腔比較幼嫩,但外型已非常smart。可能因爲他曾在英國留學,我跟他一談就發覺他很有主見。其實他的表現很不錯,相比日本、泰國等地的參賽者,他算是頗突出,當時第一名的一位是自作一曲《朦朧夜雨裏》來參賽,所以他只能得個第二。

在音樂上,黎小田可以說是張國榮的啓蒙老師。

如黎小田評價的那樣,張國榮出道初期的唱腔還很“雞仔”,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唱法,在張國榮早期,他的歌在音樂市場受冷,爲生計所迫,他不得不去些酒廊演唱。

對旁人來說,到酒廊駐唱是個低谷的時期。但在黎小田看來,張國榮的這段經歷反而能夠爲他以後開演唱會積攢經驗。因爲酒廊有即場的樂隊伴奏,他可以有機會直接面對觀衆;知道了該如何調節氣氛;遇到喝倒彩時應該怎麼處理;有掌聲時又如何應付。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到張國榮轉投華星,黎小田爲張國榮監製了第一張唱片《風繼續吹》。

說到張國榮的唱腔,黎小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他在《I like Dreaming》時期,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唱法,你稍爲留心聽就會發覺他有一點似羅文、亦有一點似譚詠麟。到了華星時期,我纔將他的key儘量壓低,他的鼻腔聲是很靚的,有點似貓王,只要他儘量壓低來唱就會很sexy。

張國榮仍是新人時,已經是一個很有才華、很有音樂感的歌手。他的節拍感很強,音域很廣,可以唱到15度,每首歌給他聽兩次他就可以唱出來。由於他本身是唱英文歌的,他可以很容易便捉到一首歌的起承轉合,更加懂得運用抑揚頓挫來表達感情,這都是他的優點。

可以說,是黎小田幫助張國榮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唱腔,並且張國榮在適合自己的唱腔裏,在那個時候的香港樂壇大放異彩。也就有了後來的“譚張之爭”。

黎小田提到和張國榮合作期間的一些細節,他直言張國榮是一個非常敬業的藝人。當時出歌,張國榮準備了20首歌,選了其中最好的12首歌;和張國榮一起錄歌時,只要發現一點問題,他就會重新再唱。

黎小田補充說,其實張國榮只要唱出了問題的那一句就可以了,但是他會唱一整首歌來保持順暢。因爲後期補音,那個呼吸聲是特別明顯的。所以,我這裏還保存了7、8首張國榮未公開的、有瑕疵的歌曲,當然,我永遠不可能會推出的了。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張國榮的第一場演唱會(1985年),也是黎小田監製的。黎小田說,他希望通過這場演唱會,讓觀衆從各個方面去感受張國榮、去儘量享受音樂。於是在每天下午5時,黎小田都會和樂隊去彩排。

每晚5時我們就要去彩排,和樂隊一起去做一個sound check,試一試聲音有什麼不同,走到不同的位置聽一下feedback,唱完後每晚都會去宵夜,包括導演、樂隊、燈光、歌手,就互相指出大家做得不好的地方,之後第二晚就會有進步。

可以說,在張國榮成爲巨星的道路上,離不開黎小田的推動和幫助。

在張國榮的個人風格日益成熟,他本人也接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會。在1987年,張國榮離開了華星,轉投新藝寶。

在這個時段,張國榮也開了一場演唱會,他特意去問詢過黎小田的意見。黎小田說:

可能我比較保守,當時我對他坦言不喜歡這個演唱會,我們對演唱會的看法和角度不一樣。我覺得他本身就已經到了一個超然的階段,無需要再大玩造型。他只要簡簡單單,一套禮服,唱盡好歌,就已經足夠。他是貴氣的、俊美的、優雅的,這種氣質不是人人可以擁有的,必須要有學識見過世面才能夠育養而成。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在開演唱會上的態度,黎小田是始終如一地堅持“Simple is beautyful.”

在這方面,梅豔芳和他發生了點分歧。

《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豔芳的演藝人生》一書中,黎小田接受了該書作者對他地訪問。

該書作者提問:

從《飛躍舞臺》開始,似乎阿梅慢慢注重形象了?

黎小田這樣回答:

應該是的,但我一直強調的是simple is beautiful,歌星上舞臺要弄得很華麗,這跟我的想法不同。我喜歡簡單,歌唱得好聽就行。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還想再補充點黎小田追求薛家燕的軼事,但是多少有點冗贅。

在籌備張國榮的告別演唱會時,陳子琪對張國榮說,你和觀衆的緣分由《風繼續吹》開啓,那告別演唱會,就以一首《風再起時》作爲收尾吧。

張國榮和陳子琪的這番對話,被黎小田聽了去。他當即拿起筆和紙,花費了15分鐘寫出了那首《風再起時》。

73歲音樂人黎小田患肺炎辭世,細數他和巨星之間的軼事

黎小田於香港流行歌壇,是音樂大師,不僅寫出無數流傳甚廣的佳作,更難得的是不少佳作還稱得上是承上啓下。不知現在的香港還有幾人能傳承這份榮光?

不知,下次風再起時,又是何時?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