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餘凱旋並不明白自己所擁有的善良、簡單、人情味兒,正是張成功渴望找回的東西。但餘凱旋沒有想那麼多,他選準了張成功這個綁架目標,用高爾夫球杆打暈了張成功,綁架行動很順利,只是要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我努力地接近終點,你卻說所有的路都是歸途。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特別焦慮迷茫。眼看一年又快要結束了,回頭看看自己,“鹹魚”還是那個“鹹魚”,說好的翻身呢?說好的逆襲呢?想來,便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有時候,感覺人生就像是往山上推一塊巨石,我拼盡全力,結果卻不如人意。是石頭太大,山太陡峭?還是我心太急,用錯了方法?完全迷茫無措。

就像11月29日上映的電影《兩隻老虎》裏面的餘凱旋(喬杉飾演)。他33歲卻一事無成,深愛的女朋友也跟着一個有錢人走了。他渴望富有,渴望成功,因爲太心急,就會走上錯誤的道路。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餘凱旋能想到的快速達成目標的路,便是綁架事業有成的商人張成功(葛優飾演)。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綁匪,天性善良,又沒心眼,完全沒有綁匪的狠辣和狡詐。

57歲的張成功呢,雖然精明,也不是一個合格的人質。餘凱旋找他索要100萬贖金,他不僅沒有向下壓價,反而答應給200萬,但是有個條件:餘凱旋必須要幫助他完成三件事。

這兩個同樣屬虎、年齡卻相差24歲的男人,就像兒歌《兩隻老虎》裏唱的那樣:“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沒有耳朵,聽不到內心深處的呼聲;沒有尾巴,無法平衡自己,讓人生走向錯誤的軌道。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張成功看到餘凱旋就像看到年輕時的自己。作爲三十而立的觀衆來說,也能在餘凱旋上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窮,但急切地渴望成功。

餘凱旋是在一本雜誌封面上,看到了張成功的照片。他一生渴望的也許就是成爲張成功那樣的人,擁有財富和地位。

然而,每個人表面光鮮的背後,都有不爲人知的辛苦和煩惱。而這些是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一張扁平的照片,更無法準確地代表一個人的生活狀況。

但餘凱旋沒有想那麼多,他選準了張成功這個綁架目標,用高爾夫球杆打暈了張成功,綁架行動很順利,只是要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張成功要他完成三件事情纔給錢,還要喫牛排,喝波爾多紅酒,抽雪茄。

餘凱旋爲了拿到200萬,只得去外面買。當他點完之後,發現費用要四千多,就放棄了,爲張成功買了雞排和二鍋頭。

張成功開始不願意喫,看餘凱旋喫得津津有味,就妥協了,不僅喫完了雞排,還幹了一瓶二鍋頭。

牛排和雞排到底哪個好喫呢?可能沒有多大區別,喫牛排不過是顯得他體面而已!

彰顯這種體面的,還有打高爾夫。張成功教餘凱旋打球的動作時,要他“曲髖”。餘凱旋不明白,張成功解釋:“就是撅屁股。”

打高爾夫向來是有錢人的運動,他們礙於自己的身份,斷然不會說“撅屁股”這樣粗俗的詞語。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但正是因爲這種身份的束縛,張成功也失去了很多快樂。像餘凱旋那樣簡單直白地活着,纔是人生一大快事。

然而,他除了有錢,什麼也沒有。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弄丟了太多珍貴的東西,他辜負了前女友,有愧於戰友,甚至他的父親。

他自私自利,對曾經愛他和關懷他的人感情淡漠。儘管他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卻是孤家寡人一個。

而餘凱旋並不明白自己所擁有的善良、簡單、人情味兒,正是張成功渴望找回的東西。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直到結尾,張成功才藉着一封信,道出了過來人的人生感悟,也讓餘凱旋明白自己的做法多麼愚蠢而不可取。

但也正是因爲餘凱旋的綁架,才挽救了心灰意冷、原本要跳樓自殺的張成功。兩隻憂鬱的老虎因此而相互溫暖,彼此治癒。

與其說《兩隻老虎》是一部喜劇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教育片。

《兩隻老虎》:我們都想成功,但成功之後,未必能“凱旋”而歸

張成功活到57歲,在要結束生命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生命中最真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不是金錢和地位,卻是那些曾經擁有卻不當回事的情感。

而作爲三十而立的餘凱旋,處在一個尷尬的年紀,卻還是一事無成,今後的路該如何走?這恐怕是這個年紀的人都會困惑的問題,焦慮、迷茫、無措,很容易急功近利,很容易不顧一切,爲了揀芝麻而丟掉了西瓜。

最後,以普希金的詩也共勉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會來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