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部:2000年9月—2001年8月,所有伤心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会有一个答案:顺其自然。关于大学,已经没有太多的幻想,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幼时关于大学的一切幻想都在大学每天真实的生活中被磨切的了无痕迹。

(序)

1999年9月,挤过了20世纪最后一座独木桥,在乡亲父老复杂的眼光里从鲁中的一个小乡村来到了济南,我所在的大学。

来大学的心情极为复杂,从心底里讲是我极不情愿的,那年的高考,我考了很高的分数,却仍未达到第一志愿所需要的分数,二三志愿也只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的意义。来济南读这所大学的心情极为复杂,就象是一头任人阉割后的哺乳动物,在志愿调剂大慈大悲的旗帜下找到一个可以为之找回一点点自尊的福利院。

报道的那天,我固执的拒绝了一切家人的护送,独自一人在熙熙攘攘中来到了老舍先生曾经无限美化过的《济南的冬天》的这所城市,从长途车站走下来的时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城市”。

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第一部:1999年9月—2000年8月,那个孤独的少年叫萧寒

大学第一年是在这所学校的分校度过的,分校在城市的边缘,刚踏进校园的时候,忽然有种又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不大的校园矮矮的立着孤零零的三栋楼,一座男女混住的宿舍楼,一座办公楼兼教学一体,一座合堂楼。还有几间平房,只能是餐厅。

大一一年,是我整个大学时期最为落魄的一年,失意,有的只有失意,被“阉割”后的失意。

这一年,每天我都在一种失落中开始着中学时代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的“美好的大学时光”。每天机械般的拿着书本在课堂上听着老师天书般的讲解着微积分、机械原理、画法几何……然后是昏昏沉睡,若不是有点名制度,我想大学四年,或许我不会上任何一堂课。

但是,《思修》例外,没有理由只是对老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那一年我唯一没有费任何力气就得了“优”的课程。

然后是澳门回归,那天晚上,很晚的时间,我打电话,给初恋时的小女孩,我说澳门都他妈回归了,我们的爱情呢?

我们没有爱情。

大学四年的时间,我们有三年的时间一直在探讨着我们的爱情,终究还是不了了之。我不知道,年少时清涩的梦,为什么到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变的不再纯真。

大学后很久的时间,偶尔会想起那个女孩,曾经羊角辨的小姑娘,曾经我发誓要用一辈子来呵护的小姑娘,可是,为什么一切在350000米的距离之外,就变了质。

在大一一年有两件事情,值得提起,一是在这所工科院校我和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分校第一个文学社,出了文学社第一本自己的杂志,招募了近100名社员。这是自己大学四年中做的最有成就的事情,可是,最终却没有好的结果,当我离开分校到总部之后,文学社也随之而瓦解。

另一件事情就是我开始接触网络,在网络里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开始疯狂在文学论坛中发泄着心中的郁闷,开始迷恋《第一次亲密的接触》,这一年,我把自己1/3的资本花在了网络上,通宵的在聊天,还有浏览色情网站。

我并以为大学生浏览色情网站是一件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色情网站的存在,有着其特殊的意义,我敢肯定80%以上的大学生的性知识是从色情网站上了解的,色情网站无形中成了一部性教科书,只要你合理的去运用。

因为网络的存在,我开始叫萧寒(现在老了,改名叫老麦了,哈哈),名字的由来很简单:风萧萧兮易水寒。我开始淡忘自己原本的名字。

这一年的考试,全班38个人,41人次不及格。

我一直很奇怪的是,居然没有我——

那个叫萧寒的男孩。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第二部:2000年9月—2001年8月,所有伤心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会有一个答案:顺其自然

总想

忘记你

不要太彻底

因为

真的很爱你

总想

忆起你

不要太清晰

因为

好想忘记你

《萧寒·忘记》于2000年12月

大二这一年,我从分校搬到了校本部。

开始狂热的喜欢上山师东路,一条窄窄的,每天充溢着臭豆腐味道的街道。

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就是觉得自己离不开了,就喜欢了,就象狂热的喜欢上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城市、一条街道、或者是一个人。

大二这一年,我对那个女孩说:给我大学剩余三年的时间,让我告诉你:我爱你!

傻! 傻到极至的豪言状语。

从北院搬到校本部,也宣告了她一段感情的结束,与另一段感情的开始。可是那噶男生不是我。后来,当我脱离了这段感情之后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自己究竟有多傻,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她与男友分手是因为另一个男生,而我却夹在她的感情中间,不能自拔。甚至,幻想着有一天,我们的感情会走向正规。简直是SM。

这一年是我最失落的一年,我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她的身上,却充当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一种角色。

她失落了,我陪她去逛街;她高兴了,我陪她去看电影;她哭了,我陪她在校园里傻坐……我的一切都以她为中心,而我们却不是恋人。莫名其妙的关系。

她伏在我的肩上痛苦流泣,她说:她是一个没有任何责任心的女孩,她说她只是把我做很好的朋友很好的姐弟,却不能伤害我,她去接触那么多的男生只是为了玩弄感情,她没有爱情,因为不相信爱情……

我没有任何的言语,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已经开始却不知道如何来收场的爱情。我吻了她,那一天,月亮很高,夜很朦胧。

那一夜过后,我们不再有以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所有的一切都还没有过去,在每个人的心里,没有谁会抹去不愿意提起,却不忍心忘记的过去。

我们开始行同陌路。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2001年2月14日,情人节,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逃离了学校,回到了童年的小镇,雪,依然在下,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我来到儿时初恋的女孩,说,暴风雨过去了,会有彩虹,你看过彩虹的颜色吗?

其实,从我们刚认识的那时,我就曾经幻想着有这样一天:苍茫的雪地上,白茫茫的一片,世界很纯净,一对恋人紧紧相拥,天地间飘荡着一条红围巾……

我们已不再是恋人。6年过去了,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雪地里相拥的两个人,属于纯真的童年,那个扎着羊角辫,有着灿烂蝴蝶花的纯真的童年。

那天,我喝了很多的酒,醉的很惨,吐的一塌糊涂,然后竟莫名的哭了,想起了曾有的一切:故乡、童年、雪地、少年、红围巾、山盟海誓、地老天荒,一切的一切好象就在不久前,而今却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过去的一切都去了另一个世界,看得见,摸不着。不再有爱情。

这一年,我专业课挂了两门,很奇怪,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补考的时候,正是最失落的时候,一切都是一位兄弟帮着张罗找人替考的,至于找的谁,考的什么,我完全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我一直的在喝酒,一直的……

也是在这一年,我的东西陆续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开始收到一些全国各地读者的交友信,开始用自己的稿费装点大学生活,开始疯狂的见网友,结果都是传说中的见光死,网络,本就如此,一个真实存在的网,两颗不甘寂寞而驿动的心,虚伪的外客,虚伪的灵魂。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那年的6月1日,在电影院,我见到了可心,从网络中走出来的山师女孩,那天影院上映的是《森林王子》,我们夹在一群小娃娃里面,象一对做错事的孩子。

那一天,黄昏,我们在大佛头脚下,相依而坐,零散的说着彼此的童年,心里没有任何的杂念,那一种场景象是从童话中做出来的,一尘不染。

此后,一个画面一直的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夏日的细雨,一袭白裙的女孩,白衣飘飘的年代,微风袭过,凌乱的发,好美……

当我发现发现自己处于烦恼之中

它来到我的身边

为我指引方向

顺其自然

当我身陷黑暗的时空

它站在我的面前

为我指引方向

顺其自然

所有伤心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将会有一个答案

顺其自然

即使他们将要分离

他们仍有机会看到一个答案

顺其自然

阴云密布的夜空依旧有光明

它照耀我直到明天

顺其自然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第三部:2001年9月—2002年8月:我找不到了自己的秋天 ,或许一切都在别处

没有人会留意

这个城市的秋天

窗外阳光灿烂

我却没有温暖

伴着我的歌声

是你心碎的幻想

你用你的眼泪

抚摸我的寂寞

那些无助的夜

我漫无目的地走

那些无助的夜

你牵着我的手

幸福如此遥远

我无法看见

这秋天的夜晚

让我感到茫然

总在每个深夜

听到你在哭泣

你幻想的美丽

我从没能给你

许巍《我的秋天》

大三这一年,我听了整整一年的许巍,连我自己都在奇怪,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驱使着我每个无助的夜听着同样无助的音乐。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等待……如此真切的情感,如我的忧伤,那些无助的夜,濒死的魂灵在音乐的许巍里找到了一个可以苟延残喘的声音。

大三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没有大一新生的蠢蠢欲动,没有大二年纪的肆无忌惮,更没有大四师兄们的混迹天涯,大三,夹在大学所有的尴尬中,一切就象在夹缝中寻找未来一种叫光明的东西,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仍然在寻找。

这一年宿舍八个人,七个已经决定考研,只剩下我自己仍然在苦苦寻找着明天是什么,没有答案,没有明天,有时候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就是上帝洒落在沙漠里的那一粒干瘪的种子,是要在千古干旱中发芽开花,还是在万年的风沙里被掩埋风化,一切都得靠自己去选择,没有人会去帮你,亲人、朋友、或者是爱人。

整个大三一年,我一直在一种茫然与无助中虚度着每一天,上课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摆设,开始觉得自己来读大学只不过是以所谓“学习”的幌子来正确的浪费生命历程中四年的时间。周边都是急急匆匆、茫茫碌碌的人群,很长的时间我一直想问他们:每天这样忙乱的生活着,每天这样走在上课、下课的路上,每天吃喝拉洒睡,你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吗?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们找到了吗?你为什么活着,你找到了吗?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人,为什么要活着。

2001年10月7日,第一次真切的站在黄河岸上,感受着传说中的“万马奔腾”的黄河,可是这次另我很失望,黄河没有一点我童年无数次勾勒的影子,它静静的躺在那里,只是一条河,很宽的河……这一天,我躺在黄河岸边,看着落日下的金黄,忽然想起了秋天,在家乡,玉米的香气,为什么在这里,我一点也没有呼吸到,我的秋天在哪里?

这一年,整整一年,我几乎天天吃闷饼与米线,让生活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大三一年,我记忆里只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2001年的8月,我们一行五人开始在青岛进行“十元钱·5天·120小时生存体验”。在青岛,第一次,我见到了大海,看到了潮起潮落,看到了云卷云舒,可是没有任何的冲动。那一天一无所有的我,睡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天,那里有星星,一闪一闪的,象极了周边的生命,有魂灵。从青岛回来后,济南的一家报纸发了整版介绍我们那次体验,据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这次体验也直接导致了次年的另一批生存体验在青岛。

第二件事情就是与初恋的女孩那段感情彻底划上了句号。2002年的7月,她来信只有一句话: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到底算什么?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电台做一档音乐节目,当时放的一首歌是伍佰的《浪人情歌》:让它随风去,让它无痕迹 / 所有快乐悲伤所有过去通通都抛去 / 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 / 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我努力的回想我们曾有的感情,所有的记忆都只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两颗不甘寂寞而驿动的心,因为偶然的一次碰撞在粘在了一起,不可分离,却也不能彼此渗透,只有苦苦在等奇迹的发生。

我回信说:我们彼此相惜8年了,8年,足够打一场抗日战争,我们却还没有走在一起,你还能相信什么呢?到现在为止,我连我们之间的感情是不是爱情都没有搞清楚,你还能相信什么呢?你苦苦在等的仍然是那个“奇迹”的发生吗?

她回信只有一句话:千里之外,与君同醉!2002年,爱情没有奇迹。

就在我进入的瞬间

我真想死在你怀里

我看到我的另一个身体

飘向那遥远的地方

我的身体在这里

可心它躲在哪里

每天幻想的自己

总在另一个地方

yeah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

欲望像野草一样疯狂地生长

他们像苍蝇一样总是飞来飞去

在我身边侵蚀着我的身体

在每一个夜里

我从梦里惊醒

看见我的心

它正在飘向窗外

就在我进入的瞬间

我真想死在你怀里

我看到我的另一个身体

飘向那遥远的地方

我的身体在这里

可心它躲在哪里

每天幻想的自己

总在另一个地方

yeah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

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

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

许巍《在别处》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第四部:2002年8月——2003年7月: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了世界上最蓝的一片天

幸亏还有大四。

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在跟一位专科大三的学妹吃饭,她请客,妙妙米线的蒸饺很是爽口,5元套餐的感觉象是“我在马路边,捡了两块钱”,一种愉悦的感觉,使自己丧失了最原始的警觉,从而口无遮拦的将最敏感的“不完整的大学”摆在了桌面上。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目瞪口呆、气急败坏、疵牙咧嘴、七窍生烟等等很多种感觉弥漫在蛋黄色的空间,百事可乐F4的表情整个象F屎。幸亏豆浆是热的,从而避免了一次饮食资源的浪费。

开始了大学地四年的生活。

整个大四,不再去上课,每天都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游荡,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走来走去,走去走来,象个僵尸……网络依然是最钟爱的伴侣,只可惜自己不会游戏,在网络的天地里也只是乱七八糟的胡乱点击着,没有目的的生活,等待着毕业,以及那一纸证书。虽说自己并不在乎,甚至极度厌恶那一纸证书,但别人(……)在乎。

人,之所以活着,是为了别人,还是自己?

余华在《活着》中告诉我们: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如果一定要赋予“活着”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活着,很痛苦。

这是我整个大四,得到的唯一的答案。

在“活着”的抉择中开始了大四的生活。关于大学,已经没有太多的幻想,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幼时关于大学的一切幻想都在大学每天真实的生活中被磨切的了无痕迹。关于大学,只留在记忆里,一年、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概念,所谓大四,也不过是另一个一年的延续。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时间,仍然在被正确的浪费。

学校的课基本上已不再去上,老师也懒得去管,管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大学生,会有几个人是真正做在课堂里认真的去吸取着传说中最伟大的财富——知识,而如今的大学老师又有几个真正可以做到“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所能做到的1/10多一点。

上梁不正下梁歪。

“混”在大学,无论是“在上”的老师,或者是“为下”的学生,在大学只有一个“混”字。混职称、混文凭、混学历、混钱、混恋人……

2002年关于爱情的一切仍然在象牙塔里上演,约会、约会、约会……那一年的冬天,整个城市的空气里到处漂散着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一个大眼睛的男孩曾经诗人般告诉过每一个寂寞着的人,1994年的天空,我的记忆里一片蔚蓝,空气里到处飘散着的是香草的气息,乡土的、纯真的……

2003年,没有谁会忘记,这一年非典的天空下,人们“谈非色变”的惊恐,以及驻济高校对所有学生实行的残酷的封校政策,每天都会从学校电视台的通报中看到上百人不堪被缚而“越墙逃离”人员的处分名单:通报、警告、严重警告。

而此时驻济高校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恋人隔着铁丝网的校门相对而泣的身影,穿过栅栏相互交握的手,爱情,在纯真的进行着关于传说中的一切美好。

茫然、孤独、绝望、忧伤、懵懂、等待,大学四年,像鸡毛一样飞

2003届毕业生,应该是最悲惨的一届,按理说,大四应该是大学里最为轻松的一年,可是“非典”使一切都变的惨淡不堪,相恋的人只能执手相看泪眼,找工作的人也只能猴急猴急的上窜下跳。最可笑的是,用人单位来学校招人,学校竟然安排用人单位领导隔着学校的大门,相距3米的距离,相互大声对话式面试,这种情形可能是中国招聘史上最为壮观的场面了吧。

2003年7月,没有眼泪、没有酒会、没有道别,一切都在静悄悄中结束,正如四年前,我们静悄悄的来到这个城市,带着憧憬、带着失望……

离去,是另一个离去的开始。

别了,我的大学。

别了,……

PS:这是老麦的大学,写于老麦毕业后一两年。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次看到这些曾经的文字,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那时的年少,那时的茫然,那时的希望与失望,显得那么幼稚却又真实。生活始终向前,我们也在慢慢长大,感谢那时的青葱岁月,感谢那时的年少懵懂,感谢我的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