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的行爲,會讓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父母捨得“投資”自己,堅持做一個愛讀書、求上進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成爲這樣的人。總之,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儘可能多地從書中受益,愛上閱讀,還是需要捨得爲孩子的書籍投資。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曉安說教育

“早識字,早開智”,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早期識字對提高智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表妹的女兒茵茵,今年六歲了。還沒入小學呢,可就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了,原來呀他家孩子雖然年齡只有5、6歲,但是認識的字,卻超過3000。在同齡人連書都沒怎麼碰過的年齡段,他就已經能捧着書給別人講故事了。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因此,也經常會有朋友找表妹討教祕籍:“你家孩子是怎麼教的呢?記住那麼多漢字,怎麼記憶力那麼好呀,我們能不能做到呢,也想好好培養培養孩子?”。

每當此時,表妹總是笑笑地坦言道,平時因爲我們工作很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表妹說的確實是實情,也許正因爲這樣,特別珍惜和孩子在一起每分每秒。希望儘可能多地給孩子帶來成長和樂趣是每一個做父母的人所期望的。表妹爲此也很認真地做過一些功課。諮詢過一些教育機構,也跟有經驗的家長做過一些探討。最後,就是選擇了一件事,堅持給孩子讀繪本。

同時也很大方地給朋友們分享以下幾點:一、堅持陪孩子讀繪本,陪孩子閱讀要趁早要堅持。

從孩子一歲開始,表妹就幾乎天天不落地陪孩子閱讀,剛開始從很簡單的繪本開始,從不敢懈怠。因爲繪本里的圖畫豐富、文字簡單,能從收穫得快樂,所以孩子很樂意閱讀。也就不知不覺地認識了很多字,如今孩子已經閱讀了幾年繪本,認識的字已經超過3000了,簡單的閱讀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了。這時候陪伴孩子,就會是不斷地給孩子解答一些更多的問題了。也還會遇到一些生僻的字,也很自然地有更多的認知了。這也就是表妹家孩子5、6歲識字3000的祕密了,說簡單也簡單,只要家長願意,都可以做到。貴在持之以恆,養成習慣。

二、捨得爲孩子的書籍投資。

家長要引導孩子讀書,要捨得爲孩子買書,不要在爲孩子買書上面省錢。不要說孩子年紀小,看不懂書,就把錢省下來不買。再或者覺得家裏書籍多,沒有必要浪費錢再買,少買或者不買。總之,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儘可能多地從書中受益,愛上閱讀,還是需要捨得爲孩子的書籍投資。

三、捨得誇獎孩子。

在父母的誇獎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成才的幾率更大。當孩子能閱讀愛閱讀要適當的誇獎孩子,誇孩子能從書本中獲取知識,讓孩子明白書能帶給自己很多未知的答案。做父母的要抓住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爲孩子貼上一個個正面的“標籤”,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長處,並將其“發揚光大”。

四、捨得“投資”自己。

爲了孩子父母幾乎沒有捨不得投資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但要說起爲自己投資,很多父母的想法是,“我就這樣了,孩子能成才就行。”但是,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比“父母爲孩子做什麼”要重要得多。舉個例子,如果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自己每天定時花一個小時讀書,就比給孩子買一堆書更有用。父母的行爲,會讓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父母捨得“投資”自己,堅持做一個愛讀書、求上進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成爲這樣的人。

看來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要想孩子成才,要捨得用心用時間去陪伴,捨得用精力去探索。時光就會還你一個越來越優秀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還是幼兒時代,你準備怎樣去去教育去陪伴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