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与地位是匹配的,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当然这句话不是绝对的。在讲究“官”系的现代,即使你平庸甚至是低能,只要你“官”系够硬,获得比自己能力高的职务也是轻而易举。在抗战时期,也有一些能力出众的人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担任的职务比较低,但“金子总会发光”说的不错。他是八路军排长,官不大却名气不小,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担任排长的排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在关家垴战斗中他救下一旅长,这位旅长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陈赓。建国后,他在昆明军区担任炮兵司令,军衔却仅是大校,他就是蒲大义。

蒲大义出生于1916年的四川省平昌县,一个9口人的贫困之家,人口多在富裕家庭可以说是繁荣昌盛,但在贫苦家庭则是雪上加霜。蒲大义6岁就给地主家放牛,在现代6岁的孩童到底能干什么?稍长一点就去做长工,毕竟比放牛赚得多了。1933年春天,红四方面军在他的家乡成立苏维埃政权后,不堪压迫的蒲大义立刻参加了儿童团,还担任儿童团的团长,没过多久,他带领11名儿童团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蒲大义先是在红31军93师274团3营营部担任通讯员,因为作战勇敢,1934年就被调到274团团部当警卫班长,可谓起步不慢。第二年,蒲大义受上级领导赏识,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出来后担任红5军团侦察排排长,后来参加了长征。

蒲大义参军四年,负伤8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蒲大义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7连1排排长,在神头岭战斗中,村中日军火力很猛,部队多次冲锋皆以失败告终,蒲大义率一个排一上,凭借全排视死如归的精神,硬是冲进村内,以伤亡5人的代价将日军赶出了村,获刘邓颁发银质奖章一枚,所在的排被誉为“蒲大义排”,他之名威震全军。蒲大义参军以来,几乎全是担任排长,官职不大但名声却不小,以英勇善战闻名全军,此后晋升速度再也不慢。神头岭一战,蒲大义因功升任连长,没多久,因掩护旅部及八路军总部转移,浦大义亲自带着两个连,在阵地上坚守,为旅部争取时间,结果两个连牺牲一大半,蒲大义也受了重伤,事后,彭老总亲自给他记一大功,蒲大义又升为了副营长。

1940年,蒲大义为掩护李达和129师师直机关战役,率部队阻击日军,战至最后5人,第10次受伤,与主力失去联系,仍集结100多人,作战5天,突围回到部队,获奖章一枚。关家垴战斗,八路军集结三个旅两个团围歼500余日军,彭老总亲自督战,各旅旅长都上了前线,时任旅长的陈赓也不列外。但战斗打的却不尽人意,打了两天两夜也没全部歼灭,记得陈赓跳出战壕率部冲锋,蒲大义一看立马将他拦住,派出几个战士将陈赓拉下战场。陈赓刚被拉走,一颗炮弹就炸响在陈赓先前的位置,可谓惊险万分。蒲大义在余下的抗战生涯中,先后升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营长、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30团团长。

解放战争中,蒲大义先后担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45旅旅长、第18兵团第62军186师师长。蒲大义16次负伤,荣立大功3次,小功8次,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建国后,蒲大义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抗美援朝爆发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6师师长入朝作战,1954年升任志愿军第16军副军长。1957年蒲大义毕业于军事学院炮兵系,担任昆明军区炮兵司令员,此时,他的军衔仅是大校,1961年才晋升为少将军衔。973年4月19日在开会时,蒲大义因心肌梗塞逝世,终年57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