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尋匠之美(ID:xjzm681)

還記得金星在節目上吐槽過“數字小姐”嗎:

某女演員演戲時,不背臺詞,只用數字代替,相當不專業。

能這麼囂張,因爲拍完戲後,有人給他們配音。

抱着對聲音“無所謂”態度的演員,娛樂圈其實不少。

所以,近年來出現了一個現象,

多部知名大戲的主角,配音都是來自同一個人。

《孤芳不自賞》的白娉婷、《醉玲瓏》的鳳卿塵、《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司音、素素、白淺,都用了

季冠霖

的聲音......

配音演員季冠霖

因爲工作性質,配音演員常年待在幕後,少有人瞭解到他們。當他們走到臺前來的時候,觀衆一般都會被驚豔到,原來這些經典的角色,都是他們配的音。

去年,在《書香中國》晚會上

湖南衛視請來了《三國演義》的配音演員

被驚豔到的,還有導演徐晴。她尋思着,能不能照着這個點,做一檔有關聲音的節目。

於是,《

聲臨其境

》誕生了。

節目播出兩期,豆瓣評分

8.3

。有人拿他跟《演員的誕生》相比,說這是聲音版《演員的誕生》。

有相似,但,看評分就知道觀衆更喜歡誰。

節目宣傳文案上寫着,“消滅數字小姐,空氣先生”。

沒真材實料的演員,還真不敢往節目來。

第一期來的演員:張歆藝,潘粵明,趙立新,週一圍。第二期來的演員:寧靜,張鐵林,唐國強,陳建斌。全是實力派。

不僅嘉賓陣容強大,主持人也厲害。凱叔一登場,就來了一段《虎口脫險》,精彩,觀衆一下就被怔住了。

後來他還配了《梅蘭芳》的梅蘭芳,《西遊記》裏的豬八戒,雖是短短几句,也能見其實力。

凱叔原名王凱,是專業的配音演員,名聲雖沒有另一位王凱的大,可是他的配音作品,都是經典之作:《汽車總動員》《變形金剛》《沉默的羔羊》......

好的配音演員,

能輕鬆駕馭不同角色,

用同一個聲音,

裝不同的靈魂。

在“經典之聲”這個環節,張歆藝配了《甄嬛傳》和《夏洛特煩惱》。

出乎觀衆意料,平時大大咧咧的張歆藝,居然把華妃和馬冬梅的這倆段配得很到位。

華妃死前得知真相後的幽怨,痛苦,不甘;

馬冬梅對不爭氣老公的哀嚎;

情感飽滿,就連表情也到位,幾乎跟着演了。

張鐵林配音片段

從小到大陪我們長大的“皇阿瑪”張鐵林的聲音,聽起來很有辨認度,要辯不出是他,可能性不大。可是他一發聲,配了個《西遊記》,就成了齊天大聖本人。

配哪個角色,像哪個角色。

還有更厲害的,

配哪個角色,演員根據自己的理解,配出不一樣的感覺。

潘粵明配的是瓊瑤戲男主角馬景濤和周杰的戲份。這倆角色已經被網友玩壞了,小潘很聰明,跟着調皮的小調調,配出了淘氣版的皓禎和爾康。

“皓禎”到了趙立新這裏,又是不一樣的感覺。

趙立新嗓音一開,“皓禎”就成了深情版的皓禎,感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女主角的愛戀和對自己的自責。

演員們可以演技切磋,但不設置過多對抗,不撕逼,

純粹

,是節目博得觀衆好感的關鍵,也是真正有實力演員的看點。

有實力,所以自信;

自信,

所以不屑於靠製造話題奪眼球。

演員趙立新,入行近30年,名字不常出現在觀衆面前,可是他演過的角色,個個堪稱經典。

《芳華》裏的政委;

《羋月傳》裏的張儀;

《大明王朝1566》的沈一石;

《繡春刀》的韓曠……

老戲骨一登場,就直接挑戰高難度,來了一段帶着翻譯腔的《魂斷藍橋》。男主角表白時的快要溢出屏幕的愛意,巴不得得到女主回應的激動,捂住眼睛聽聲音,也能滿滿感受到。

第二段配《功夫熊貓》,這次不挑戰翻譯腔,趙立新直接用英語來配。

趙立新又秀了自己會的其他四國語言,全場觀衆目瞪口呆。沒錯,他就是“才華”的代名詞。

可他的才華,不僅是老天爺賞飯喫,也是靠他自己拼來的。

1986年,在中央戲劇學院讀大二的趙立新,因爲成績好,被保送到蘇聯學習。90年代初,他又去瑞典,成爲瑞典國家劇院的演員。

爲了應對不同的環境,語言成了他必須拿下的技能,也只有拿下了語言,他才能爭取到更多的角色和機會。一到休息時間,他就找其他演員,跟着學習他們的母語。

練出了熟練度,也練出了技巧,不管是影視還是話劇,趙立新隨便就能來上一段。

在《聲臨其境》臺上,他演了一段自己的話劇《父親》,情緒說來就來,表情立馬跟上,結尾他“撲通”這一跪,倒是我們觀衆想給他獻上膝蓋。就連坐在幕後的週一圍也說,

“這段是多年滾出來的。”

只有演了無數場,才能做到這般的熟練。

趙立新身上,總是帶着一股傲氣,這股傲氣,讓他不屑與世俗爲伍,可當在需要他的時刻,他又能不顧一切像世俗展示自己。

在話劇《大先生》中,因爲角色需要,趙立新把東北話,上海話,河南話等說了一通。整部話劇,他的臺詞共37000多字,趙立新背了下來,完全不靠提詞器。

他說,

背臺詞,

本來就是一個,

對演員最低的要求。

他的傲,有實力撐腰,實力,來源多年的專注。對演員來說,

越專注、越細緻,

才能越好

趙立新配音片段

唐國強在配《軍師聯盟》曹操的這段時,屏幕突然黑了,主持人和觀衆當時都懵了,唐國強也不看臺詞,順着感覺,直接把曹操給配完整了。

臨危不亂就不用誇了,最關鍵的是,唐國強的心理節奏,跟上了演員於和偉的節奏,所以就算突然黑了屏,就算不看臺詞,他也能把這段戲配好。在那個時刻,他就是曹操本人。

傾其所能融入角色的,還有周一圍。前一段《董存瑞》中,“爲了新中國,前進”這句,幾乎喊出了他全部感情。

到了第二段《梅蘭芳》,週一圍突然撤場。因爲前一段太入戲,配第二個人物時,他需要緩緩。

早在節目開始前,週一圍就很認真,一段段地做筆記,練習,練得不滿意,自己還要求再來20遍。

“跟董存瑞比,跟王學圻老師比,壓力太大”。他對配音的看法,

不僅要做到跟角色完美融合,

同時要敬畏角色演出者。

這也是敬畏自己的行業。

週一圍配音片段

這個節目好就好在,他讓我們看到了日常看不到演藝圈,

別人一心撲在上熱搜,製造話題上時,

一心想着怎樣在採訪時誇大自己的努力的同時,

有這麼一小部分人,

默默地在琢磨,

怎樣把戲演好把音配好,

把基本功練好。

在第二期,張鐵林唱了一段京劇《戰太平》,唱得好不好,小志不是專業的聽不出來,但後臺的唐國強給他點了個大大的贊。唱完張鐵林給年輕學員一些建議:

“中國喫開口飯的演員,

還是應該有一些戲曲的味道,

這裏的滋養特別深厚。”

儘管節目還有許多毛病,但瑕不掩瑜,它的出現,至少說明了一點,

社會的關注點,

越來越向那些有實力的演員轉移。

他們專注,純粹,

他們不屑於跟別人搶話題,

但總有一天,

話題會是他們的。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資源

小志個人號

爲了防止和大家失聯,

暫開放小志個人號,

名額有限,抓緊添加。

長按二維碼負距離接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