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兩隻老虎》荒誕有趣,臺詞精彩,笑點密集,是一部難得有導演自己鮮明風格、內涵豐富的國產喜劇,它不僅想逗樂觀衆,而且有對愛情親情友情的人生感悟,能讓觀衆從中看到對生活和人生的啓迪,從而直面困難,明白“放下”的意義。喜歡該片的觀衆,認爲影片不僅荒誕有趣,臺詞精彩,笑點密集,而且立意新穎,內涵豐富,有很多導演想表達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讓觀衆從中看到對生活和人生的啓迪,從而直麪人生,不再一味追逐金錢,明白“放下”的意義。

賀歲喜劇《兩隻老虎》上映兩天票房近億元,成爲國慶檔之後市場表現僅次於《少年的你》的國產片。不過,週六單日票房出人意料地被《冰雪奇緣2》反超。分析背後原因,一方面是因爲該片評價兩極分化,讓一些觀衆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則是《冰雪奇緣2》這樣的好萊塢動畫大片有周末觀影效應。

其實,《兩隻老虎》荒誕有趣,臺詞精彩,笑點密集,是一部難得有導演自己鮮明風格、內涵豐富的國產喜劇,它不僅想逗樂觀衆,而且有對愛情親情友情的人生感悟,能讓觀衆從中看到對生活和人生的啓迪,從而直面困難,明白“放下”的意義。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國慶後市場表現僅次於《少年的你》的國產片

《兩隻老虎》由李非執導,葛優、喬杉、趙薇、範偉、閆妮、潘斌龍等主演,講述了喬杉扮演的膽小綁匪餘凱旋綁架了葛優扮演的淡定富豪張成功,索要贖金100萬元,不料引出幾個令人啼笑皆非,同時發人深思的故事。

整部影片充滿荒誕氣息,一開場餘凱旋和張成功的對話風趣幽默,臺詞很密,一下子就能吸引觀衆,令人想起姜文的《讓子彈飛》和《邪不壓正》。其實,該片導演李非原本就是《邪不壓正》的編劇。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片中,葛優沉穩而慢條斯理的冷幽默,和喬杉喜感十足的豐富表情形成鮮明對比,相映成趣。張成功扇潘斌龍扮演的史劍耳光,逼着他背誦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那場戲十分搞笑;範偉扮演的盲人按摩師給張成功按摩完後,拍着他背說“你還是那麼瘦”,張成功熱淚盈眶那場戲則令人感動。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葛優堪稱中國內地的賀歲喜劇之王,喜劇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加之還有喬杉、趙薇、範偉等衆多實力派明星主演,《兩隻老虎》自然備受影迷關注。11月29日上映首日以近30%的排片佔比,拿到4593萬元票房,奪得當天票房冠軍。上映兩天票房9688萬元,從同期票房成績來看,該片成爲國慶檔之後市場表現僅次於《少年的你》的國產片。

觀衆評價兩極分化,喜歡者笑過之後學會“放下”

出乎意料的是,《兩隻老虎》上映之後觀衆的評價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喜歡該片的觀衆,認爲影片不僅荒誕有趣,臺詞精彩,笑點密集,而且立意新穎,內涵豐富,有很多導演想表達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讓觀衆從中看到對生活和人生的啓迪,從而直麪人生,不再一味追逐金錢,明白“放下”的意義。

比如張成功要餘凱旋辦的三件事,就體現出他對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感悟和救贖。而餘凱旋在幫他辦這三件事的過程中,也完成了自我在心靈上的救贖。兩個人最後都明白“放下”二字多麼難得。正如葛優在片中至少兩次說過的那句臺詞“人生就是一個字,能過則過”。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適逢年底,很多人忙忙碌碌追逐了一年的金錢和名利,看完這部影片後,一些觀衆和片中人物一樣學會了“放下”——愛情、友情和親情絕不是金錢所能填補的。有觀衆感慨地留言:“這一陣子在我腦海中的迷茫與不定的選擇終於隨着每一幀畫面化爲清晰而堅定的方向。不負所愛,不負自己,不負生活。”

不喜歡該片的觀衆,則覺得影片故事情節過於荒誕,一些橋段不符合現實邏輯,遊戲感和舞臺感太強。

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還想讓觀衆看到人生感悟

的確,《兩隻老虎》不同於以往馮小剛和開心麻花的經典喜劇,在敘事和人物塑造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劇情和人物有不少留白,故事更加荒誕,臺詞風格也大不同相同。

導演李非不僅僅想逗樂觀衆,而想通過看似荒誕的故事和人物,在讓觀衆哈哈大笑之後,從中能看到一些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堪稱是一部內涵豐富、與衆不同的“非氏喜劇”。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片中,葛優扮演的張成功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他的物質條件越好,精神困境越嚴重。昔日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的無情無義導致他如今面臨愛情、友情和親情上的嚴重缺失。在餘凱旋綁架他之前,他已經有輕生的念頭。而喬杉扮演的餘凱旋則正好相反,他內心善良有情有義,卻因爲貧窮導致女朋友離去,爲了改變命運,被迫鋌而走險。

與一般喜劇類型片不同的是,導演對兩人各自的故事沒有正面交代,而是在張成功被綁架後要餘凱旋辦三件事的過程中側面告訴觀衆,這種講述故事的手法,不僅在荒誕的喜劇氛圍中營造出很強的懸念,而且讓兩人心靈的互相救贖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謎底直到最後一刻才完全揭開。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由於影片不完全按類型片的套路講述故事和塑造人物,難免讓習慣了好萊塢式商業類型片的中國觀衆有一個消化理解的過程。對此,李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承認:“片中每個人物都是有留白的,故事也的確比較不符合現實邏輯,這可能是大家不能一下代入的原因。”也是影片上映後,觀衆評價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

中國電影在類型片和文藝片之間,需要折中表達

這些年,中國電影人拍商業類型片有長足的進步,無論是英雄片、動作片、愛情片還是喜劇片,都越來越遵循商業類型片的模式、套路和規律。對於中國電影行業的工業化發展來說,這無疑是好事,因爲電影市場需要這樣類型化和套路化的流水線電影作品。好萊塢電影工業之所以強大,也正因如此。

與此同時,我們的電影行業同樣需要有新穎立意、思想內涵和個人鮮明風格,折射和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老一輩導演中如謝晉、謝飛、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和姜文等,中生代導演中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刁亦男等,都拍過很多這樣風格鮮明,內涵豐富的優秀作品。

但問題是,近十幾年來,中國電影的商業類型片和文藝片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嚴重割裂的表達方式。商業片越來越沒有內涵,文藝片越來越晦澀難懂。我們的電影市場上缺乏介乎兩者之間,兼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優秀作品。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好在,這幾年情況逐漸有了好轉。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和《邪不壓正》,文牧野執導、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以及黃渤執導的《一出好戲》等都是兼顧觀賞性和藝術性的優秀作品。比如去年暑期上映的《一出好戲》,用喜劇的外殼講述了一個關於人性的寓言故事,看似很文藝的一部作品,最終卻拿到了13.55億元的高票房。

《兩隻老虎》爲何評價兩極分化?葛優不僅想逗樂觀衆

《兩隻老虎》同樣如此。影片不僅荒誕有趣,笑點十足,而且在題材、立意、臺詞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頗有新意。儘管觀衆評價兩極分化,但不失爲一部風格鮮明、內涵豐富的賀歲喜劇。

目前該片正在熱映,還沒看的觀衆不妨去影院親自感受一下這部獨具特色的“非氏喜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