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海亮來到聚光燈下,他一身西裝,但穿着一雙平底休閒鞋,鞋頭甚至磨損了不少,在這種混搭風中透着一股隨意的性格。他帶領着中國出身傳統造車企業基因最爲純正的一支造車團隊,德國品質+互聯網被他們稱爲高品質電動車的兩大要素,他們是在傳統制造中感受互聯網衝擊的先知先覺者,他與華人運通的丁磊一道成爲了海派造車新勢力的代表。

  文丨AutoR智駕子不語

  昨晚廣州車展因爲電咖一場聲勢浩大的發佈會可謂讓媒體提前三天進入了展會狀態。

  從此電咖旗下的高端品牌ENOVATE有了一個大氣的中文名字:天際汽車,推出的首款純電動SUV是一款中大型SUV ME7,具備2.5級自動駕駛功能,綜合續航里程(NEDC)500公里,最大續航里程(60Km/h等速)可達700公里。

  

  其設計由原保時捷設計師,現天際品牌設計副總裁Hakan Saracoglu主導,這位曾在保時捷工作人員15年的設計師曾主導了918 Spyder等車型的設計。

  ME7是一款中大型5座SUV,長4655mm,寬1963mm,高1640mm。ME7電汽車擺脫了傳統燃油車動力傳動佈局的限制,2825mm的長軸距,實現了0.607軸距/車長的黃金比。

  ME7外觀造型凌厲,在減少風阻上用心頗多,僅有0.28,做爲一款向年青一代提供城市出行的SUV,其設計風格被Hakan凝鍊爲“先鋒重構美學”,ME7近70%的外表面積採用了型面設計造型,其餘30%保持了線條勾勒設計。

  這種設計在光影投射下非常流暢動感,全車外觀顯得乾淨、大氣。

  ME7命名源於英文Magic Electric的縮寫,ME同時又有自我,個性之意,7則是中大型SUV的代號。

  *天際品牌設計副總裁Hakan Saracoglu從都市活(DYNAMIC)、智慧靈感(INTELLIGENT)、跨界融合(CONNECTIVE)三個維度解析ENOVATE“先鋒重構美學”設計理念

  *型面設計理念能明顯提升整車造型的視覺力量感,ME7有70%的外表面積採用了型面設計造型,其餘30%保持了線條勾勒設計

  對於ME7車內最直觀的設計與配置是其宣稱的3+2式的屏幕設計,ME7前排設置了三塊屏,連起來長達1.46m,後排座椅配置了兩塊屏。

  這五塊屏幕之間可以即時互聯,顯示內容可自由切換。同時也可以與用戶的外部iPhone、iPad等移動設備實時互聯。

  

  它們與座艙內的星空環繞氛圍燈共同構成了“星空互聯豪華座艙”。

  自拜騰推出一體化超大屏幕以來,新造車公司在車內對屏幕的設計與應用愈發大膽,不久前李想剛剛發佈的理想智造ONE在車內也採用了通屏設計,其給副駕配備大屏的初衷用意明顯,即讓副駕安心的觀看網劇不幹撓主駕。

  這種車內大屏的一體化佈局設計風格目前尚沒有量產車上市,其對於駕乘者的體驗效果具體如何尚沒有清晰的說法,如果在夜間行車,副駕觀看播放網劇,其亮度是否對主駕的駕駛產生干撓也有待驗證。

  *“星空互聯豪華座艙”與星空氛圍燈一體式設計,形成屏幕交互界面和繁星相呼應的天際之美

  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天際汽車推出了以iMA智能數字化架構的數字引擎,這一引擎與新能原動力引擎一道成爲天際汽車的兩大核心。

  而這套數字引擎也就是ME7的“智慧大腦”,天際汽車CTO牛勝福博士介紹說,它自下而上貫穿了硬件、軟件、應用及雲服務4個維度,可實現平臺化技術共享。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及域控制器等硬件構成大腦載體,爲搭載軟件及實現功能提供了架構空間;天際汽車自主開發的EOS操作系統和FOTA等軟件平臺構成了大腦中的神經網絡,龐大複雜的動態數據傳輸可以實現軟件爲硬件賦能。

  ME7將搭載的自定義智能AI助手具有強大的車載計算能力和雲計算平臺,可實現集成語音交互和智能情感引擎的人車交互方式。

  AI助手的大數據智能系統同時可以成爲用戶的行車祕書,爲用戶制定個性化的行車提醒、智能控制車輛駕駛。形式上與蔚來ES8的行車助手略有不同,它是數字化的,沒有實體。在個性化配置方面,藉助於Face ID探頭及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可實現車輛個人駕駛習慣的多方面設定。

  ME7是一款具備2.5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座駕,支撐這一功能的是採用了博世全球最新的ESP 9.3系統,全車配置了22顆視覺攝像頭和雷達。

  不過,對於ME7的數字引擎,智駕君更關注他的新能源動力引擎,也就是它的新能源技術。

  ME7在續航方面公佈的數據相當驚人,綜合續航里程(NEDC)500公里,最大續航里程(60Km/h等速)可達700公里。

  如果真能呈現如此數據的續航里程,不得不說其已經拿下國內中大型電動SUV的續航王。

  何以能實現如此高的續航能力呢?

  天際汽車首席製造官劉巖的解釋是一方面天際汽車採用了更高密度的電池,一方面是採用了效率更高的電機系統,也就是ME7的三電系統相當強大。

  其電池供應商來自國內哪家制造商呢?

  劉巖表示採用了萬向控股的A123的電池技術,其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160Wh/kg。

  ME7採用的電機是博世公司提供的最新一代170kW永磁同步高功率高效電機。該電機效率高達98%,能量損耗極小,可保障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擁有充足澎湃的動力。ME7的四驅高性能版0-100km/h加速4.9s。

  這成爲ME7在整車充滿80度的電量時綜合續航可達500公里的技術基礎。

  ME7採用博世最新一代170kW,330Nm扁銅線永磁同步高功率高扭矩電機,最高轉速可達12000rpm,效率高達98%,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擁有充足,澎湃的動力

  今年以來,多款上市的純電動汽車在續航方面遭遇不少用戶的吐槽,多數明星車型其綜合續航能力事實上在300公里上下,而如果達到500公里的綜合路況續航將是一個不小的技術突破。

  就此而言,這是ME7值得期待的一大看點。

  ME7的生產將由電咖在紹興的濱海新城整車生產基地生產,據介紹這是一座可進行柔性生產和C2M個性化定製的智能工廠。規劃產能18萬輛整車/年,涵蓋汽車生產領域全部四大工藝,總投資55億元,佔地1000畝。其中,第一期投資35億元,規劃年產能6-9萬臺,佔地500畝,建廠與生產計劃將於明年正式啓動,2019年年中實現批量投產。

  這也意味着ME7將在明年年中量產。

  *電咖汽車CTO牛勝福博士介紹以iMA智能數字化架構所構成的“智慧大腦”爲核心的ME7“數字引擎”

  對於電咖,如果沒有張海亮,可能很多人不會注意到這家造車公司,而評論它在這輪造車賽跑過程中的表現也很難說它是慢了還是快了。

  如果說它慢,事實上早在去年廣州車展開幕前,即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A01型電動汽車電咖ev10並已經早早入市;如果說它快,它新推出的高端品牌天際汽車中大型SUV ME7離真正量產尚有時日,而中國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無論是補貼大規模退坡還是雙積分制的實施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對於ME7,電咖顯然投入了更多的資金與資原,而在一個不確定性的政策環境中,推出重磅產品,其命運也帶有某種不確定性。

  不過在快了還是慢了方面,張海亮與他的上汽同事正在打造華人運通的丁磊態度上有相似之處,二人並不看重一時的進展快慢。

  張海亮認爲,恰逢其時,有人說電動車產能過剩,但高品質的電動車是稀缺品。

  不過在一場一場的新造車發佈會之後,對於後來者的難題是如何講述一個讓外界辨別其身分的故事和概念。

  今天從四處湧來爲傳統汽車革命的英雄太多,外界很難認清這些造夢者的面孔。

  當張海亮來到聚光燈下,他一身西裝,但穿着一雙平底休閒鞋,在這種混搭風中透着一股隨意的性格。

  這位曾經的上汽大衆的總經理,上汽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現在是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 在從上汽大衆來到電咖之間,曾有一年多的時間,他是樂視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張海亮並不像丁磊一樣諱言這一段經歷,相反這成爲他具有互聯網產品經驗的註腳。

  外界有時會產生好奇,當賈躍亭在美國鬥天鬥地爲法拉第未來的量產計劃孤注一擲、六親不認之時,而他曾經籠絡的兩大汽車人物已經各自獨立建立起了聲勢與資源不遜色任何一個造車團隊的品牌。

  這其中的運與勢又來自哪裏?

  電咖汽車成立於2015年,這最初本是一家由經銷商集團設立的公司,在張海亮加盟之後開始變得高調,並在去年完成了天使輪和Pre A輪共計25億元的融資。

  目前電咖正在計劃完成A輪融資,對於那句廣爲流傳的話:“沒有200億不要造車”,張海亮不以爲然:“我不認爲要花這麼多錢,上汽也沒花這麼多錢。”

  從低端車型向高端車型發力,在國內同樣有一家新造車公司採用了類似的模式,那就是貴州省由國有資本主導的造車項目新特汽車。

  想特立獨行,在電動車這個一出生就進入紅海的市場難度太大。

  但自天際品牌發佈之後,張海亮掌舵的電咖汽車擁了一個第一的頭銜,國內第一家同時擁有並運營兩個品牌的新造車公司,二者一高一低,形成錯位搭配。

  *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

  但在發佈會後,有記者當面直問張海亮:“在發佈低端產品後又發佈高端車型,這是不是失敗?”

  它所言的失敗?是類似於特斯拉從跑車始,到Model S、Model X,在車型與品牌上高舉高打,而向車型向下延伸,國內造車者蔚來是這一模式的借鑑者。

  而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高端品牌對低端產品有碾壓式優勢,不少中國自主品牌近年來推行的“品牌向上”戰略,其中的滋味可以說是甘苦自知了。

  不過成功者並非沒有,吉利的領克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但領克的成功背後是吉利的作用大還是沃爾沃的作用更大一些,想必就仁者見仁了。

  張海亮對此的解釋相對豁達,這沒有對錯,市場的需要是推動電咖推出高品質電動車的初衷。

  不過在他的設定裏,什麼樣的車是高品質電動車呢?

  德國品質+互聯網。

  在電咖發佈的資料中,儘管其團隊滿滿的國際範兒,不乏大衆、保時捷、通用、沃爾沃、捷豹路虎等車企中人,但核心的還是上海大衆的高管。

  其首席技術官牛勝福博士是原上汽大衆車身經理,首席營銷官向東平是原上汽大衆大衆品牌事業部部長兼營銷部部長,首席人事官金迪是原上汽大衆供應部部長,首席財務官陳曉斌和首席製造官劉巖也均出身上汽大衆。

  這是中國出身傳統造車企業基因最爲純正的造車團隊,他們對於德系製造品質的自信也溢於言表。

  張海亮說:“互聯網的東西可以追隨,但製造工藝的提升沒有十年的歷程很難成功。”

  對於互聯網很看重,但認爲製造還是根本,這是張海亮和華人運通的丁磊的相似之處,對於這兩家造車團隊,智駕君更願將之稱爲海派造車勢力。

  都是從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出身,奉德系製造爲圭皋。團隊身上依然有國有企業高管的印跡與習慣。

  自信但努力引入互聯網基因,他們是在傳統制造中感受互聯網衝擊的先知先覺者。

  在人到中年之時從體制中出走,這其中的勇氣自不待言。

  這似乎也只有上海這樣的城市纔會出現這樣的造車者。而遍觀北京、廣州等地的造車者,更多的出自連續創業者和從民營公司跳出來的青年人。

  張海亮談及何以定名天際汽車時說:“天際線是人類生活邊界的最高和最遠處,天際既是風景,也是比遠方更遠的地方。ENOVATE品牌中文定名“天際”,是源於團隊不斷探尋美好出行的初心。”

  這從一箇中年人的口中說出來,殊爲不易。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www.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